養陰清燥湯

YANG YIN QING Z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鑰續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2%
心經 25%
胃經 15%
肝經 12%
腎經 10%
脾經 3%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養陰清燥湯:中醫滋陰潤燥的方劑

中藥方劑「養陰清燥湯」,主要成分是:生地黃,麥門冬,川貝母,牡丹皮,玄參,薄荷,甘草。主治功效是:肺腎陰虛,因燥邪侵襲而發病,症狀為咽喉疼痛、白腐纏繞喉嚨,以及口腔和嘴脣上出現白色瘡癤。

生地黃:滋陰清熱涼血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止咳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

牡丹皮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牡丹皮清營血之實熱,同時還能治陰虛發熱。牡丹皮中的植物鞣素、芳香油和皁苷等成分有助於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壁強度、促進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環、止血,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應。牡丹皮還能清熱涼血,適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症。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玄參中的三萜皁苷、甜菜鹼和多醣等有效成分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並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玄參還可以促進肝臟解毒酶的活性,促進代謝和排泄有害物質,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另外它也能增血管張力,防滲漏,減積聚;具抗炎、抗氧化作用,緩炎症、氧化損傷。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薄荷發汗解表疏散風邪,清利咽喉透達表邪;止血化瘀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血管張力;降氣疏風散寒宣肺利咽清熱解毒使氣機暢通調和氣機平衡;透疹擴張皮膚毛細血管促進汗腺分泌抑制病原微生物;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清涼疏風散熱抑制細菌和病毒生長促進分泌物排出減少泡沫痰形成改善咽喉腫痛等不適。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結:滋陰潤燥,清熱化痰

中藥方劑「養陰清燥湯」,主要成分是:生地黃,麥門冬,川貝母,牡丹皮,玄參,薄荷,甘草。主治功效是:肺腎陰虛,因燥邪侵襲而發病,症狀為咽喉疼痛、白腐纏繞喉嚨,以及口腔和嘴脣上出現白色瘡癤。方中,生地黃、麥門冬、玄參滋陰潤肺;川貝母清肺熱、化痰;牡丹皮清熱瀉火;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甘草益氣補脾,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滋陰潤燥,清熱化痰之功。

傳統服藥法


大生地1錢,大麥冬1錢,川貝母8分,粉丹皮8分,玄參1錢,薄荷葉3分,生甘草5分。
發熱者,不必拘泥外感之有無,只照方投之而熱自退;鼻塞,音微瘖,氣急者,去薄荷,加玉竹2錢,北沙參2錢;舌苔黃色而唇燥者,加真釵斛1錢;肺熱咳嗽,加乾桑葉3片;大便閉結,3-4日未
水1鐘半,煎至5-6分,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生地黃、麥門冬、川貝母、牡丹皮、玄參為君藥,具有養陰清燥、清熱解毒的功效。生地黃養陰清熱,麥門冬養陰潤肺,川貝母清熱化痰,牡丹皮清熱涼血,玄參清熱解毒。薄荷辛涼,可疏散風熱,甘草可緩和諸藥的藥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扁桃腺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急性會厭炎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咽喉痛

相同名稱方劑


養陰清燥湯, 出處:《玉鑰續編》。 組成:大生地1錢,大麥冬1錢,川貝母8分,粉丹皮8分,玄參1錢,薄荷葉3分,生甘草5分。 主治:肺腎陰虛,感燥而發,咽痛白腐纏喉,及口舌白瘡,口糜唇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