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建中湯

Xiao Jia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其他名稱:芍藥湯,桂心湯,建中湯,桂枝芍藥湯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2%
胃經 27%
肺經 26%
心經 5%
肝經 4%
膀胱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2-09-04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細脈,弦脈

舌象舌苔淡薄白

疼痛頭痛,腹痛,脖子(頸項)酸痛,下腹部痛(小腹痛),偏頭痛,左下腹側部痛,四肢感到疼痛,臀部痛,月經腹痛,上腹胃脘痛,右下腹側部痛,腳外側痛,三叉神經痛,心絞痛,腳踝外側前側痛

症狀心悸,腹中感到寒冷,經常疲勞想睡,胃腸脹氣,暈眩,嘔吐,口乾口渴,眼睛乾澀,頭昏精神不佳,眼睛模糊,心情煩燥,汗出(身體易出汗),胃腸出血,氣喘,皮膚顏色發黃

現代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胃潰瘍,甲狀腺機能減退,心律不整,貧血,三叉神經痛,慢性肝炎,神經衰弱症,乾眼症,胃及十二指腸炎,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梅尼爾氏病,卵巢炎,心內膜炎,胰臟炎

方劑介紹


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是一個熱門方劑,從Google trend 的搜尋紀錄看來,有愈來愈熱門的趨勢,不論是台灣、香港或日本人都會搜尋這個中藥方劑。

所謂「建中」的「建」就是強化的意思。「中」是指體內各種活動機能,主要用於脾胃虛弱,營衛不和(血液循環不良及代謝不佳)。

小建中湯主要功用是「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主治虛勞里急證、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

常見症狀是:腹痛喜溫按摩、容易疲勞,勞累後心悸、面色無華、虛煩不寧、四肢酸痛無力、手足煩熱、眼睛乾澀、口乾舌燥、舌淡苔自,脈細弦。

本方主治「虛勞諸證」,用現代的話就是過度疲勞,這種虛勞古人認為是「中焦虛寒,化源不足」,陽氣不足以溫煦,所以肚子常常會痛,喜歡溫熱的按摩法。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中焦虛寒,化源匱乏,氣血俱虛,故見心悸、面色無華、發熱、口燥咽乾等。中虛營衛化生不足,陰陽失調,而見手足煩熱,咽乾口燥。

小建中湯是由《傷寒論》的桂枝湯加倍芍藥,再加上飴糖所組成,以溫中補虛,和里緩急為法,根據《素問.臟氣法時論》「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之意,重用甘溫質潤的飴糖,溫中補虛,和里緩急。

因本證雖為中虛,但表尚未和,不可大補,故用桂枝湯倍芍藥,以養正驅邪,而佐以滋養強壯兼有緩和作用的飴糖,為之溫中補虛,並收和裏緩急之效。

症雖不同,病本則一,總由中焦虛寒所致。治當溫中補虛而兼養陰,和里緩急而能止痛。芍藥倍用,合飴糖酸甘益陰,緩急止痛。

桂枝加飴糖辛甘溫陽而去寒,一溫一涼,一散一收,以調和陰陽,化生氣血。生薑、大棗辛甘相合,健脾益胃,調和營衛。

甘草益氣健脾,調和諸藥,與桂枝相合有辛甘養陽之意,配芍藥又有酸甘化陰之功。諸藥相伍,使中氣健,化源足,氣血生,營衛調,則虛勞諸證可解。

六藥合用,溫中補虛緩急之中,蘊有柔肝理脾,益陰和陽之意,用之可使中氣強健,陰陽氣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古人還設有大建中湯,皆以改善體內虛寒為目標,惟「大建中湯」證比起本方的虛寒還要嚴重。

加減法:寒重者,加花椒溫中散寒,便溏者,加白朮健脾除濕。氣滯者,加木香行氣除脹。氣虛者,加黃耆,黨參補中益氣。血虛者,加當歸溫養補血。

本方現代常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神經衰弱、慢件肝炎、溶血性黃疸等疾病,而見上述癥狀者,對於功能性發熱、白血病等屬陰陽失調所致的虛熱,亦可應用本方

在此基礎上,張仲景對於中氣不足,脾胃虛弱較嚴重者,主張再加黃耆(黃耆建中湯),以增益氣建中之力。

《備急千金要方》卷3又將方中桂枝易為桂心,再加當歸以奏補虛和血止痛之功,用於婦人產後大虛,「內補當歸建中湯」(當歸建中湯)。此後歷代醫家對於中虛腹痛之證,常以本方為治療主軸。

傳統服藥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先煮五味,取三升,去滓,內飴糖,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方劑組成解釋


方中重用甘溫質潤之飴糖,溫補中焦,緩急止痛。臣以辛溫之桂枝溫陽氣,祛寒邪;酸甘之白芍養營陰,緩肝急,止腹痛。 佐以生薑溫胃散寒,大棗補脾益氣。炙甘草益氣和中,調和諸藥,是為佐使之用。其中飴糖配桂枝,辛甘化陽,溫中焦而補脾虛;芍藥配甘草,酸甘化陰,緩肝急而止腹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火旺,嘔吐及中滿者慎用

小建中湯的經絡型態


小建中湯主治虛勞里急證,也就是過度疲勞的後遺症。運用經絡檢測後發現,當一個人過度疲勞之後,很容易出現所謂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可以說這種經絡型態就是虛勞現象。

所謂的「鐵三角」,就是脾經與膀胱經虛證的經絡現象,是人體中最神秘的經絡現象。小建中湯是以桂枝湯為主,正好提升膀胱經能量,配合飴糖補脾,因此以「小建中湯」為基礎的方劑,可以改善這種經絡型態。

人體中最神秘的鐵三角經絡型態
人體中最神秘的鐵三角經絡型態

然而,每個人的虛勞程度不同,並不是每個人服用「小建中湯」都會立即緩解這種經絡型態,不論程度嚴重大小,都會有某種程度改善,請自行驗證之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小建中湯, 出處:《便覽》卷一。 組成:官桂、陳皮、乾薑、甘草各等分。 主治:腹痛。

小建中湯, 出處:《便覽》卷一。 組成:桂枝3錢,甘草3錢,生薑2錢,白芍6錢,阿膠(炒)1合,黃芩3錢。 主治:虛,裏急腹痛,遺精,四肢痠痛,手足煩熱,咽乾口燥,自汗。

小建中湯,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四。 組成:芍藥6兩,桂心3兩,甘草(炙)2兩。 主治:喘而發熱,頸脈皆動,日漸瘦削,由客熱乘肺,或因飲食失宜,氣不轉而氣急,誤服熱藥,火氣熏肺而遂喘,頰赤咽燥,其脈細數。

小建中湯, 出處:《傷寒論》。 組成:桂枝3兩(去皮),甘草2兩(炙),大棗12個(擘),芍藥6兩,生薑3兩(切),膠饴1升。 主治:溫中補虛,和裏緩急。主治:中氣虛寒,營衛不調,陰陽不和,或土虛木乘所致的虛勞裏急腹痛,心悸虛煩,衄血吐血、面色萎黃,遺精。再生障礙性貧血、功能性低熱等病,因如上所述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