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鱉甲湯

ZHI MU BIE JIA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2%
肺經 22%
胃經 22%
肝經 11%
心經 5%
小腸經 5%
心包經 5%
脾經 5%
腎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知母鱉甲湯,是由知母、鱉甲、地骨皮、常山、淡竹葉、石膏組成的中藥方劑。

知母味苦、性寒,歸肺、胃、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乾燥、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乾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液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

鱉甲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主治熱病煩渴、虛煩不寐、心神不安、眩暈、頭痛、抽搐、痙攣、驚厥、月經不調、水腫尿少等。

地骨皮味甘、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外感風熱、內傷陰虛引起的發熱、口乾、咽喉腫痛、煩躁不安、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等。

常山味苦、性微寒,歸肺、肝、腎經,具有治瘧、湧吐、驅蟲殺蟲和清熱解毒等傳統代功效。主治各種瘧疾、胸中有痰飲積聚、蛔蟲、糞線蟲、鉤蟲等寄生蟲病、肝炎、膽囊炎、腎炎、風濕病、癰腫瘡毒等。

淡竹葉味甘、性寒,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心火旺盛、口瘡、尿赤、煩躁不寐、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

石膏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主治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

知母鱉甲湯這六種中藥材結合在一起,可以起到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平肝息風、涼血止血、解毒祛濕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高燒惡寒、沒有食慾等症狀。

知母鱉甲湯是一種有效的傳統中藥方劑,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平肝息風、涼血止血、解毒祛濕的功效,適用於治療高燒惡寒、沒有食慾等症狀。在使用知母鱉甲湯時,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知母3兩,鱉甲(炙)3兩,地骨皮3兩,常山2兩,竹葉(切)1升,石膏4兩(碎)。
上切。
以水7升,煮取2升5合,去滓,分3次服。
忌蒜、豬肉、莧菜、生蔥、生菜。

方劑組成解釋


知母、地骨皮、淡竹葉、石膏均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鱉甲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常山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因此,陰虛火旺、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知母鱉甲湯, 出處:《外台》卷五引《延年秘錄》。 組成:知母3兩,鱉甲(炙)3兩,地骨皮3兩,常山2兩,竹葉(切)1升,石膏4兩(碎)。 主治:溫瘧壯熱,不能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