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補散

NEI B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3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0%
肺經 19%
心經 18%
腎經 13%
胃經 11%
肝經 4%
膀胱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內補散

中藥方劑組成: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主治功效:

癌症已經破裂,膿液很多,瘡口腐爛,肉還沒長好的。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總結:

中藥方劑「內補散」,主要成分是附子、生薑、人參、甘草、陳皮、麻黃、肉桂,主治功效是癌症已經破裂,膿液很多,瘡口腐爛,肉還沒長好的。該方劑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可有效緩解癌症患者的症狀,改善其生活質量。

傳統服藥法


人參、黃耆、白芷、當歸、肉桂、桔梗(炒)、川芎、木香、甘草(炙)、防風、厚朴(薑制)、阿膠(炒)、橘皮(去白)各等分。
滋養血氣,瘡毒得出。
上為細末。
每服1錢,加酒2匙,溫湯浸調服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附子、生薑、人參、甘草、陳皮、麻黃、肉桂組成。附子、生薑、人參、甘草溫陽散寒,化痰散結;陳皮理氣和胃;麻黃宣肺散寒;肉桂溫經散寒。諸藥合用,共奏溫陽散寒,化痰散結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坐骨神經痛神經性厭食症尿道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肌梗塞低血壓癤和癰痢疾麻疹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妄想狀態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胃下垂胃腸出血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內補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三。 組成:白芷2兩,官桂1兩,香附子3兩,甘草半兩。 主治:托膿敗毒。主治:癰疽已破。

內補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二。 組成:當歸2兩,桂心2兩,人參1兩,川芎1兩,厚朴1兩,防風1兩,甘草1兩,白芷1兩,桔梗1兩。 主治:排膿生肉。主治:癰疽發背已潰。

內補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八。 組成:附子(炮)1兩,白薑1兩,人參,甘草3錢,陳皮、麻黃,官桂半兩。 主治:去膿血、寒熱,生肌。主治:癌已破,膿多瘡爛,肉未生者。

內補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五四引《衛生家寶》。 組成:青皮(去瓤稱)1兩,破故紙(炒)1兩,威靈仙(去蘆,洗,烙)1兩,黑牽牛3兩。 主治:遠年近日腰疼,丈夫婦人腎臟久虛,腰疼不可忍者。

內補散, 出處:《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組成:人參、黃耆、白芷、當歸、肉桂、桔梗(炒)、川芎、木香、甘草(炙)、防風、厚朴(薑制)、阿膠(炒)、橘皮(去白)各等分。 主治:滋養血氣,瘡毒得出。主治:小兒正患瘡疹中,或感外寒,或內傷生冷,或服冷藥過多,因生吐瀉,脾虛血澀,瘡疹遲遲不出,肌膚瘦而無血色。

內補散,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乾地黃5分,巴戟天半兩,甘草1兩半,麥門冬1兩半,人參1兩半,蓯蓉1兩半,石斛1兩半,五味子1兩半,桂心1兩半,茯苓1兩半,附子1兩半,菟絲子5分,山茱萸5分,遠志半兩,地麥5分。 主治:男子五勞六絕。其心傷者。令人善驚,妄怒無常;其脾傷者,令人腹滿喜噫,食競欲卧,面目痿黃;其肺傷者,令人少精,腰背痛,四肢厥逆;其肝傷者,令人少血面黑;其腎傷者,有積聚,少腹、腰背滿痹,咳唾,小便難。六絕之爲病,皆起於大勞脈虛,外受風邪,內受寒熱,令人手足疼痛,膝以下冷,腹中雷鳴,時時泄痢,或閉或痢,面目腫,心下憒憒,不欲語,憎聞人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