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起散

HE Q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三因》卷六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0%
肺經 19%
脾經 18%
肝經 12%
心經 6%
膀胱經 5%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喝起散」,主要成分包括蒼朮、麻黃、荊芥、石膏、大黃、天花粉、葛根、白芍、白芷、甘草,主治功效為各種瘟疫。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葛根具有多種功效,包括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葛根可以治療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天花粉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另外也有抗癌作用、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細胞內的複製,減少免疫細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細胞數。

傳統服藥法


半夏1兩(湯洗7次,為末),生薑4兩(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餅,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飛)1分,滑石1分,白礬(生)1分,沒石子3個。
上為細末。
每服1字,煎冬瓜湯調下,不拘時候。如1服醒,便止後服。

方劑組成解釋


喝起散由蒼朮、麻黃、荊芥、石膏、大黃、天花粉、葛根、白芍、白芷、甘草等中藥組成。蒼朮具有健脾燥濕、理氣和中的作用;麻黃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荊芥具有疏風解表、透疹、止血的作用;石膏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作用;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天花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葛根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作用;白芍具有養血和營、柔肝止痛的作用;白芷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作用;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喝起散是一張具有解表散寒、清熱解毒功效的中藥方劑,但是它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可能引起腹瀉、胃痛等。因此,在服用喝起散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並且按照醫生的指導服用。

相關疾病


四肢抽搐

相同名稱方劑


喝起散, 出處:《袖珍》卷一。 組成:麻黃、葛根、石膏、川芎、升麻、甘草、羌活、防風各等分。 主治:秋冬傷風、傷寒。

喝起散, 出處:《三因》卷六。 組成:蒼朮(泔浸)2兩,麻黃(去節)2兩,荊芥2兩,石膏(煅)3兩,大黃1兩半,栝樓根1兩,乾葛1兩,芍藥1兩,白芷1兩,甘草1兩。 主治:諸疫。

喝起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五。 組成:半夏1兩(湯洗7次,爲末),生薑4兩(研取汁,和半夏末拌作餅,如稀,入少面),朱砂(水飛)1分,滑石1分,白礬(生)1分,沒石子3個。 主治:小兒因吐瀉生風,變慢驚,或作慢脾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