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方劑名稱:加減復脈湯
本文目錄
主治功效
溫病邪在陽明久羈,或已下,或未下,身熱面赤,口乾舌燥,甚則齒黑唇烈,脈虛大,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者;或溫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熱不退,6-7日以外,脈尚躁盛者;或溫病誤用升散,脈結代,甚者脈兩至者;或汗下後,口燥咽乾,神倦欲眠,舌赤苔老者。
傳統服藥法
炙甘草6錢,乾地黃6錢,生白芍6錢,麥冬5錢(不去心),阿膠3錢,麻仁3錢。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劇者,加甘草至1兩,地黃、白芍8錢,麥冬7錢。日3夜1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復脈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引葉氏方。 組成:北沙參、龍牙燕、陳阿膠、吉林參、麥冬、大生地、生白芍、清炙草、白毛石斛、鮮茅根。【功效】滋養陰液。 主治:滋養陰液。主治:伏暑傷寒,在陰分精室,餘熱未清者。
加減復脈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炙甘草6錢,乾地黃6錢,生白芍6錢,麥冬5錢(不去心),阿膠3錢,麻仁3錢。 主治:溫病邪在陽明久羈,或已下,或未下,身熱面赤,口乾舌燥,甚則齒黑唇烈,脈虛大,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者;或溫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熱不退,6-7日以外,脈尚躁盛者;或溫病誤用升散,脈結代,甚者脈兩至者;或汗下後,口燥咽乾,神倦欲眠,舌赤苔老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護陽和陰湯
相似度 72%
復脈湯
相似度 72%
補心四物湯
相似度 66%
兩地湯
相似度 66%
炙甘草湯
相似度 66%
加味竹葉湯
相似度 66%
玄參甘草湯
相似度 66%
滋陰生脈散
相似度 66%
增損復脈湯
相似度 66%
桂枝地黃湯
相似度 66%
巨勝湯
相似度 66%
養陰固土飲
相似度 66%
大定風珠
相似度 62%
芍藥桂苓膠地湯
相似度 61%
加減生熟二地湯
相似度 61%
四陰煎
相似度 61%
一陰煎
相似度 61%
芎歸膠艾湯
相似度 61%
和榮散
相似度 61%
王師雨飲
相似度 61%
芎歸膠艾湯
相似度 61%
含化丸
相似度 61%
阿膠麻仁湯
相似度 60%
五味人參飲子
相似度 60%
甘草芍藥湯
相似度 60%
連梅湯
相似度 60%
血崩神效方
相似度 58%
龍牡復脈湯
相似度 58%
天麥二冬散
相似度 57%
大阿膠湯
相似度 57%
清火寧肺湯
相似度 57%
補水寧神湯
相似度 57%
補水益元湯
相似度 57%
養陰清肺湯
相似度 57%
芍藥黃土湯
相似度 57%
甘寒補氣湯
相似度 57%
當歸阿膠湯
相似度 57%
子震落紅丸
相似度 57%
生金滋水飲
相似度 57%
加減八物柴胡湯
相似度 57%
補元益陰湯
相似度 57%
補陰平肺湯
相似度 57%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