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復脈湯

JIA JIAN FU MA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心經 19%
脾經 17%
肝經 17%
胃經 16%
腎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加減復脈湯」是一種中醫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溫補、活血化瘀、化痰的功效。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性味酸、微苦,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柔肝、緩中止痛、收斂固澀等功效。

  3. 生地黃:性味甘、苦,微寒,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腎、養肝明目等功效。

  4. 麥門冬:性味甘,微寒,歸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5. 阿膠:性味甘,微溫,歸肝、腎經,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6. 火麻仁:性味甘,微寒,歸心、肝、腎、大腸經,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加減復脈湯」適用於以下證狀:

  1. 溫病邪氣在陽明經停留時間太久,或者已經下傳,或者還沒有下傳,身體發熱,面部發紅,口乾舌燥,嚴重時牙齒變黑,嘴脣乾裂,脈搏虛弱而有力,手足心的溫度比手足背部高。

  2. 溫病已經出汗,但汗液仍然無法排出,已經下傳,但熱度不退,6-7天後,脈搏仍然躁動旺盛。

  3. 溫病誤用升散藥物,脈搏結代,嚴重時脈搏兩次跳動。

  4. 汗下之後,口乾咽乾,精神疲倦,想睡覺,舌頭發紅,苔膜老厚。

「加減復脈湯」可以溫補氣血,活血化瘀,化痰,改善患者的症狀。其主要成分包括:

  1. 甘草:甘草具有補氣、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2. 白芍: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

  3. 生地黃:生地黃具有涼血、滋陰、清熱的功效。

  4. 麥門冬: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潤肺的功效。

  5. 阿膠: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的功效。

  6. 火麻仁:火麻仁具有潤腸、通便、清熱、利尿的功效。

「加減復脈湯」應用廣泛,功效顯著,是中醫臨牀常用方劑之一。

傳統服藥法


炙甘草6錢,乾地黃6錢,生白芍6錢,麥冬5錢(不去心),阿膠3錢,麻仁3錢。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劇者,加甘草至1兩,地黃、白芍8錢,麥冬7錢。日3夜1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甘草、生地黃、白芍、麥門冬、阿膠、火麻仁組成。甘草甘平,可益氣和中,緩急止痛;生地黃甘寒,可清熱涼血,滋陰生津;白芍酸苦,可養血柔肝,緩急止痛;麥門冬甘寒,可養陰清肺,潤燥生津;阿膠甘平,可滋陰補血,潤肺止血;火麻仁甘平,可潤腸通便,養陰生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生津,養陰復脈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舌頭鮮紅色舌苔灰黑昏迷舌形斂縮,無力自由伸縮轉動口乾口渴經常疲勞想睡面色發紅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復脈湯, 出處:《重訂通俗傷寒論》引葉氏方。 組成:北沙參、龍牙燕、陳阿膠、吉林參、麥冬、大生地、生白芍、清炙草、白毛石斛、鮮茅根。【功效】滋養陰液。 主治:滋養陰液。主治:伏暑傷寒,在陰分精室,餘熱未清者。

加減復脈湯, 出處:《溫病條辨》卷三。 組成:炙甘草6錢,乾地黃6錢,生白芍6錢,麥冬5錢(不去心),阿膠3錢,麻仁3錢。 主治:溫病邪在陽明久羈,或已下,或未下,身熱面赤,口乾舌燥,甚則齒黑唇烈,脈虛大,手足心熱甚於手足背者;或溫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熱不退,6-7日以外,脈尚躁盛者;或溫病誤用升散,脈結代,甚者脈兩至者;或汗下後,口燥咽乾,神倦欲眠,舌赤苔老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