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金粟散

CHEN XIANG JIN S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胃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1%
心經 10%
肝經 10%
大腸經 5%
膽經 3%
膀胱經 2%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沉香金粟散

沉香金粟散是中醫中藥的一種方劑,主要成分包括沉香、木瓜、人參、訶子、肉桂、半夏、木香、丁香、檳榔、川芎、烏藥、陳皮、當歸、生薑、白芷、甘草、桔梗、高良薑、遠志、白扁豆、砂仁、龍骨、茯苓、附子、藿香、蓮子、罌粟、厚朴、肉荳蔻等。

藥方組成介紹

  •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 木瓜:具有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訶子:性酸澀,微寒,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烏藥:性溫、味辛、苦,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高良薑:具有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 白扁豆: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 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藿香:具有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 蓮子:性味甘澀,入脾腎二經,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之功。
  • 罌粟:具有止咳、止瀉、止痛等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主治功效

沉香金粟散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主治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沉香金粟散由沉香、木瓜、人參、訶子、肉桂、半夏、木香、丁香、檳榔、川芎、烏藥、陳皮、當歸、生薑、白芷、甘草、桔梗、高良薑、遠志、白扁豆、砂仁、龍骨、茯苓、附子、藿香、蓮子、罌粟、厚朴、肉荳蔻等中藥組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沉香金粟散具有溫中散寒、化痰止咳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沉香金粟散,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 沉香金粟散(《魏氏家藏方》卷五。)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組成:沉香(煨乾)1兩,乾木瓜1兩,人參(去蘆)1兩,訶子(炮,去核)1兩,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半夏(紅曲炒)1兩,木香(濕紙煨)1兩,丁香(不見火)1兩,槟榔1兩,川芎1兩,烏藥1兩,陳皮(去白)1兩,當歸(去蘆)1兩,白薑(炮,洗)1兩,白芷(炒)1兩,甘草(炙)1兩,桔梗(炒)1兩,良薑(炒)1兩,遠志(去心)1兩,白扁豆(炒)1兩,縮砂仁1兩,龍骨(鍛)1兩,白茯苓(去皮)1兩,附子(炮,去皮臍)1兩,藿香葉(去土)1兩,蓮子肉(去心)1兩,罂粟子(炒)1兩,川厚朴(去粗皮,薑制,炒)1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主治:溫中和氣,調養心脾,進食止痢。 。 主治:溫中和氣,調養心脾,進食止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