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調血湯

FU LING DIAO XU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直指》卷十六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心經 16%
肺經 14%
肝經 11%
膀胱經 10%
胃經 7%
膽經 5%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大腸經 4%
三焦經 1%
脾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茯苓調血湯介紹:

茯苓調血湯是一味中藥方劑,主治飲酒過量、房事勞累後,排尿時伴隨血尿。

茯苓調血湯組成:

茯苓調血湯由赤茯苓、赤芍、川芎、半夏曲、前胡、柴胡、青皮、枳殼、桑白皮、白茅根、燈心草、甘草組成。

赤茯苓: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補中益氣、益氣養心、補氣、清熱解毒、祛風止痛、化痰止咳、養心安神、寧心止汗、利尿通淋、消渴、助消化等功效。

赤芍: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半夏曲:

半夏曲具有燥濕化痰、降氣止咳、清熱利濕、祛痰止嘔、清熱消暑、清瀉胃熱、化痰止嘔、抗菌消炎、利尿消腫等功效。

前胡:

傳統中藥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

柴胡:

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

青皮: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枳殼: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桑白皮: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白茅根:

白茅根性寒涼、味甘,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胃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生津止渴、解酒毒、利水消腫等功效。

燈心草:

燈心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熱利咽、生津止渴、止血等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茯苓調血湯由赤茯苓、赤芍、川芎、半夏曲、前胡、柴胡、青皮、枳殼、桑白皮、白茅根、燈心草、甘草組成,主治飲酒過量、房事勞累後,排尿時伴隨血尿。

傳統服藥法


半赤茯苓1兩,赤芍藥半兩,川芎半兩,半夏曲半兩,前胡2錢半,柴胡2錢半,青皮2錢半,枳殼2錢半,北梗2錢半,桑白皮(炒)2錢半,白茅根2錢半,燈心2錢半,甘草(炙)2錢半。
上銼細。
每服3錢,加生薑5片,蜜2匙,新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赤茯苓、赤芍、川芎、半夏曲、前胡、柴胡、青皮、枳殼、桑白皮、白茅根、燈心草、甘草組成。赤茯苓、赤芍、川芎、半夏曲、前胡、柴胡、青皮、枳殼、桑白皮、白茅根、燈心草均具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功效。甘草具有緩和諸藥的效力,調和諸藥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的功效,適用於酒面過度、房勞後、小便下血等症狀。但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肺結核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調血湯, 出處:《直指》卷十六。 組成:半赤茯苓1兩,赤芍藥半兩,川芎半兩,半夏曲半兩,前胡2錢半,柴胡2錢半,青皮2錢半,枳殼2錢半,北梗2錢半,桑白皮(炒)2錢半,白茅根2錢半,燈心2錢半,甘草(炙)2錢半。 主治:酒面過度,房勞後,小便下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