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溫肺膏」

「溫肺膏」是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杏仁:潤肺止咳,平喘降氣。

  • 輕粉:清熱解毒,涼血定驚。

  • 五味子:斂肺止咳,生津益氣。

  •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細辛:溫肺散寒,通竅止痛。

  •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通脈。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肉桂:溫陽補腎,活血通脈。

  • 葶藶子:利水消腫,潤腸通便。

  • 白蒺藜:祛痰止咳,平喘降氣。

  • 黨參:補中益氣,健脾益肺。

  • 白朮:健脾祛濕,益氣止汗。

  • 蒼朮:燥濕健脾,化痰除濕。

  • 黃耆:益氣固表,補虛止汗。

  • 川芎: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 白芷:祛風通竅,止痛止癢。

  • 獨活:祛風除濕,活血止痛。

  • 防風:祛風解表,散寒止痛。

  • 百部:清肺止咳,化痰平喘。

  • 天南星:祛痰散結,消腫止痛。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止咳。

  • 枳殼:理氣消導,寬中下氣。

  • 青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威靈仙:祛風通絡,止痛消腫。

  • 砂仁:溫中止瀉,健脾消食。

  • 沙苑子:清熱瀉火,利尿消腫。

  • 香附:理氣解鬱,調經止痛。

  • 烏藥:溫中止瀉,散寒止痛。

  • 大腹皮:理氣消脹,化痰止咳。

  • 巴戟天:補腎壯陽,益氣生精。

  • 茴香:理氣止痛,化痰止咳。

  • 補骨脂:補腎壯骨,強筋活絡。

  • 吳茱萸:溫中止瀉,散寒止痛。

  • 蓽茇:祛風通絡,止痛消腫。

  • 高良薑:溫中散寒,止嘔止瀉。

  • 款冬花:清肺止咳,化痰平喘。

  • 芫花:祛痰止咳,平喘降氣。

  • 紫菀:清肺止咳,化痰平喘。

  • 厚朴:理氣消脹,燥濕化痰。

  • 牽牛子:瀉下積滯,逐水消腫。

  • 澤瀉:利水消腫,清熱化濕。

  • 車前子:利水消腫,清熱明目。

  • 白附子:補腎壯陽,回陽救逆。

  • 巴豆:瀉下積滯,逐水消腫。

  • 訶子:瀉下積滯,逐水消腫。

  • 烏頭:溫中散寒,祛風止痛。

  • 白笈: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 白蘞: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 皁莢:潤腸通便,化痰止咳。

  • 木瓜:消食導滯,化痰止咳。

  • 木鱉子:瀉下積滯,逐水消腫。

  • 蓖麻:瀉下積滯,逐水消腫。

  • 穿山甲:化痰散結,破瘀通絡。

  • 生薑:溫中散寒,解表發汗。

  • 蔥白:散寒通陽,解表發汗。

  • 槐枝:清熱涼血,止血止痢。

  • 柳枝: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 桑枝: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 白芥子:溫中散寒,祛痰止咳。

  • 胡椒:溫中散寒,健胃止瀉。

  • 花椒:溫中散寒,祛痰止咳。

  • 桃仁:活血化瘀,潤腸通便。

  • 石菖蒲:化痰開竅,醒神益智。

  • 萊菔子:消食化積,利氣除脹。

  • 銀杏:補腎益精,益氣養血。

  • 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 烏梅:斂肺止咳,生津止渴。

  • 粟糠:益氣養血,調經止帶。

「溫肺膏」的主治功效是:所有咳嗽喘鳴等症狀屬於肺寒的。

傳統服藥法



上用油16斤,分熬丹收,再入肉桂,丁香,木香,降香(沈香更好),白蔻仁各1兩,牛膠4兩,用酒蒸化,如清陽膏下法。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麻黃、細辛、乾薑、陳皮、肉桂、葶藶子、白蒺藜為君藥,辛溫發散,溫肺散寒,為本方主要的發散寒邪之藥。黨參、白朮、蒼朮、黃耆、川芎、白芷、獨活、防風、百部、天南星、當歸、桔梗、枳殼、青皮、威靈仙、砂仁、沙苑子、香附、烏藥、大腹皮、巴戟天、茴香、補骨脂、吳茱萸、蓽茇、高良薑、款冬花、芫花、紫菀、厚朴、牽牛子、澤瀉、車前子、白附子、巴豆、訶子、烏頭、白笈、白蘞、皂莢、木瓜、木鱉子、薤麻、穿山甲、生薑、蔥白、槐枝、柳枝、桑枝、白芥子、胡椒、花椒、桃仁、石菖蒲、萊菔子、銀杏、大棗、烏梅、粟糠、甘草等為臣佐藥,具有補益肺氣、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溫肺散寒、止咳平喘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辛溫發散,不宜長期服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溫肺膏, 出處:《理瀹》。 組成:生半夏(薑汁炒)3兩,杏仁2兩,蘇子2兩,炙桑皮2兩,五味子2兩,麻黃2兩,細辛2兩,乾薑2兩,陳皮2兩,官桂2兩,葶藶子(炒)2兩,白蒺藜2兩,西黨參1兩,白朮1兩,蒼朮1兩,黃耆1兩,炙甘草1兩,川芎1兩,白芷1兩,荊穗1兩,獨活1兩,防風1兩,百部1兩,南星1兩,當歸1兩,酒芍1兩,桔梗1兩,枳殼1兩,青皮1兩,靈仙1兩,砂仁1兩,沙蒺藜1兩,旋復花1兩,制香附1兩,烏藥1兩,大腹皮1兩,巴戟天1兩,大茴香1兩,破故紙1兩,吳萸1兩,蓽茇1兩,良薑1兩,款冬花1兩,芫花1兩,紫菀1兩,厚朴1兩,黑醜1兩,澤瀉1兩,車前子1兩,白附子1兩,巴豆仁1兩,訶子肉1兩,川烏1兩,白及1兩,白蘞1兩,皂角1兩,木瓜1兩,木鱉仁1兩,蓖麻仁1兩,炮山甲1兩,生薑4兩,蔥白4兩,槐枝4兩,柳枝4兩,桑枝4兩,鳳仙草(全株,乾者)2兩,白芥子1兩,胡椒1兩,川椒1兩,核桃仁(連皮)1兩,石菖蒲1兩,萊菔子1兩,白果仁1兩,大棗1兩,烏梅1兩,粟殼1兩。 主治:一切咳喘等症屬肺寒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