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蘆膏

LOU L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肺經 14%
腎經 12%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2%
心經 10%
膀胱經 4%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膽經 1%
脾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漏蘆膏」是一種傳統中藥,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殺蟲祛濕等功效,主治各種癬病。

  • **漏蘆:**味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通乳、止血等功效。

  • **地榆:**味苦性寒,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

  • **附子:**味辛甘,大熱,有毒,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杏仁:**味苦甘,性微溫,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藜蘆:**性寒味辛,有毒,具有殺蟲、驅蟲、止癢、鎮痛、清熱利濕、斂瘡等功效。

  • **木通:**味甘,性寒,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 **莽草:**味甘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祛濕等功效。

  • **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 **吳茱萸:**味辛苦,性熱,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 **細辛:**味辛溫,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花椒:**味辛,性溫,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 **蜂蠟:**味甘,性平,具有潤膚、消炎、止痛、止癢等功效。

漏蘆膏將這些中藥材組成膏劑,外用於患處,可有效治療各種癬病,如手癬、足癬、體癬、股癬、甲癬等。漏蘆膏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殺蟲祛濕等功效,可有效抑制和殺死引起癬病的真菌,緩解症狀,促進皮損癒合。

漏蘆膏是治療癬病的常用中藥方劑,療效顯著,副作用小,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 漏蘆膏外用,不可內服。

  2. 漏蘆膏不宜長期使用,以免引起皮膚過敏。

  3. 漏蘆膏對皮膚有刺激性,使用時應注意保護好眼睛和粘膜。

  4. 漏蘆膏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5. 漏蘆膏不宜用於孕婦和哺乳期婦女。

傳統服藥法


白馬矢屑1斤,白牛矢屑1斤,白羊矢屑1斤,白豬矢屑1斤,白雞矢屑1斤,漏蘆1斤,藁本1斤。
並於石上燒作灰,研,絹篩之,以豬脂1升3合煎亂發1兩半令沸,發盡,納諸藥屑,微火上煎五六沸,藥成。
先去瘡上痂,以鹽湯洗,新綿拭瘡令燥,然後敷膏。若無痂,尤須湯洗,日2次。若著膏,當以帛覆。
忌風冷。

方劑組成解釋


漏蘆、地榆、附子、杏仁、藜蘆、木通、莽草、白芷、吳茱萸、細辛、花椒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蜂蠟能保護皮膚,使藥物不易外滲。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毒,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漏蘆膏, 出處:《外台》卷二十三引《範汪方》。 組成:白馬矢屑1斤,白牛矢屑1斤,白羊矢屑1斤,白豬矢屑1斤,白雞矢屑1斤,漏蘆1斤,藁本1斤。 主治:鼠瘻及瘰癧。

漏蘆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七。 組成:漏蘆1兩,地榆1兩,附子(去皮臍)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1兩,藜蘆(去蘆頭)半兩,木通半兩,莽草半兩,白芷半兩,吳茱萸半兩,細辛(去苗葉)半兩,蜀椒(去目并合口)2兩,蠟2兩,清油1斤。 主治:一切癬。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