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角枳殼湯

HUAI JIAO ZHI K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肝經 17%
心經 15%
胃經 15%
大腸經 12%
肺經 10%
膽經 5%
膀胱經 2%
腎經 2%
脾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膽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槐角枳殼湯是一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槐角、枳殼、黃連、黃芩、當歸、白芍、赤茯苓、甘草、烏梅等。

槐角:味苦、性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枳殼: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小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當歸:味甘、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白芍:味甘、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養血柔肝、調經止痛、斂陰養血、柔筋止痛、清熱涼血等功效。可緩解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眩暈、抽搐、痙攣等症狀,改善血虛、血燥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崩漏、陰虛潮熱等症狀,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痛、腹瀉,陰虛血燥所致的失眠、心悸、煩躁等症狀。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活血化瘀、益氣生津等功效。可緩解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症狀,改善肺虛所致的咳嗽、氣短、胸悶等症狀,緩解水腫所致的尿少、水腫等症狀,治療血瘀所致的痛經、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烏梅:味酸、性平,歸肝、脾、肺經,具有固澀收斂、斂肺止咳、生津止渴、斂陰止汗、止瀉、安神等功效。可改善肝氣不舒所致的胸悶、脅痛、食慾不振、口苦等症狀,緩解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瀉、腹痛等症狀,治療肺熱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緩解陰虛所致的盜汗、口渴等症狀,治療泄瀉、便溏等症狀,改善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

槐角枳殼湯具有止血、消炎、清熱等功效,適用於痔瘡發炎破裂,造成出血的症狀。其中,槐角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枳殼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的功效;赤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的作用;烏梅具有固澀收斂、斂肺止咳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槐角(炒)、枳殼(炒)、黃連、黃芩、當歸、白芍藥、赤茯苓、甘草、烏梅(燒存性)。
上入生地黃,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槐角、枳殼、黃連、黃芩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當歸、白芍、赤茯苓、甘草養血潤腸,緩和諸藥的苦寒之性。烏梅酸澀收斂,固腸止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適用於痔漏下血,若有便秘者,可酌加大黃、芒硝通便。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胃腸出血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槐角枳殼湯, 出處:《準繩·類方》卷六。 組成:槐角(炒)、枳殼(炒)、黃連、黃芩、當歸、白芍藥、赤茯苓、甘草、烏梅(燒存性)。 主治:痔漏下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