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桐皮散

HAI TONG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五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4%
脾經 16%
腎經 14%
胃經 11%
心經 8%
肺經 5%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小腸經 0%
大腸經 0%
肝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小腸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海桐皮散

海桐皮散是中醫用於治療婦女因氣血失調而引起的疼痛的一種方劑。疼痛部位不定,常伴有月經不調、痛經、崩漏等症狀。

方劑組成

  • 海桐皮:具有驅蟲殺蟲、祛風除濕、溫筋活血、止痛、活血化瘀、化腐生肌、通經絡、散血等功效。
  • 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天南星: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白附子:具有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的功效。
  • 全蠍:具有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的功效。
  • 白僵蠶: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沒藥: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 地龍:具有平肝息風、祛風濕、止痛、清熱瀉火、清熱利尿、止咳平喘、通經絡等功效。
  • 輕粉:具有化腐生肌、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等功效。

主治功效:

婦女因氣血失調而引起的疼痛,疼痛部位不定。

總結:

海桐皮散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通經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有效地緩解婦女因氣血失調而引起的疼痛。

傳統服藥法


海桐皮1兩(銼),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赤箭半兩,桂心半兩,牛膝半兩(去苗),防風半兩(去蘆頭),石斛半兩(去根節,銼),獨活半兩,當歸3分(銼,微炒),仙靈脾5兩,酸棗仁半兩(微炒),羚羊角屑半兩,芎藭半兩,木香半兩,五加皮半兩,赤芍藥半兩,細辛半兩,檳榔1兩,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銼)。
上為散。
每服4錢,以水、酒各半中盞,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忌食豬肉、毒魚、酒、蒜等。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海桐皮、川牛膝、天南星、當歸、白附子、全蠍、白僵蠶、川芎、沒藥、地龍、輕粉等十味中藥組成。海桐皮、川牛膝、天南星、當歸、白附子、全蠍、白僵蠶、川芎、沒藥、地龍均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輕粉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止痛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前列腺炎腳氣病麻痺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化膿性關節炎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手指緊繃難以伸直四肢筋肉筋攣僵硬

相同名稱方劑


海桐皮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七。 組成:海桐皮1兩(銼),防風2兩(去蘆頭),黑豆1兩(炒熟),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 主治:闢外風,止疼痛。主治:傷折。

海桐皮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 組成:黃連、全蠍、硫黃、花椒、大腹皮、樟腦、海桐皮、白芷、輕粉、黃皮、蛇床、枯礬、榆樹皮、斑蝥少許、徑松皮、剪草。 主治:陰囊濕癢。

海桐皮散, 出處:《雞峰》卷十五。 組成:海桐皮1兩,牛膝1兩,天南星半兩,當歸半兩,白附子半兩,乾蠍半兩,白僵蠶半兩,川芎半兩,沒藥半兩,地龍半兩,膩粉1錢。 主治:婦人血風走註,疼痛不定。

海桐皮散, 出處:《腳氣治法總要》卷下。 組成:海桐皮1兩,羚羊角屑2兩,薏苡仁2兩,防風1兩,羌活1兩,筒桂(去皮)1兩,赤茯苓(去皮)1兩,熟乾地黃1兩,檳榔1兩。 主治:風濕,兩腿腫滿疼重,及一切風順凝滯氣陰,百節拘攣痛。

海桐皮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三。 組成:海桐皮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麻黃2兩半(去根節),天麻2兩,牛膝2兩(去苗),桂心1兩,防風1兩半(去蘆頭),當歸1兩,酸棗仁1兩(微炒)。 主治:歷節風。身體四肢無力,骨節疼痛。

海桐皮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九。 組成:海桐皮1兩(銼),桂心1兩,白芷1兩,當歸1兩(銼,微炒),漏蘆1兩,芎藭1兩,羚羊角屑1兩,赤芍藥半兩,沒藥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木香半兩,檳榔3兩。 主治:婦人血風,身體骨節發歇疼痛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