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丸

SAN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三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肝經 25%
肺經 25%
胃經 25%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三生丸,是由半夏、天南星、白附子三味中藥組成的方劑,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痰飲積聚在體內,頭暈目眩,嘔吐酸水;因中風導致痰液增多,造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濁上擾頭痛;胃脘有風涎痰飲,導致頭暈目眩,嘔吐酸水,頭疼噁心;痰濁上擾頭痛;中風昏迷,痰涎壅積,造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脈象沉細而無熱;小兒暑風,暑毒侵襲心臟,痰液阻塞心竅,導致昏迷抽搐。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天南星性味辛、溫,歸肺、脾經,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可治療寒痰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胸悶;風濕痺痛、中風、癲癇、破傷風;各種咳喘痰多、痰難咯出之症;胸悶、脹氣、食積不化;風濕性關節炎、痛風、腳氣病等濕熱病症;水腫、淋閉、瘡腫、癰疽等症。但天南星有毒,內服須謹慎,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

白附子性溫,具有溫通經絡、化痰散結、定驚搐的功效。可散寒化痰、祛風除濕,適用於中風痰壅、口眼歪斜、語言澀謇等寒痰阻滯引起的症狀;含有生物鹼等成分,可疏通痰凝、消散結節,適用於瘰癧痰核、毒蛇咬傷等痰結氣滯引起的症狀;具有定驚搐的作用,可鎮靜安神、平息痙攣,適用於癲癇、驚厥等神經系統疾病。白附子含有烏頭鹼等成分,具有鎮咳作用,可抑制咳嗽中樞,減少咳嗽次數;含有皁苷等成分,具有化痰作用,可促進痰液的排出,緩解痰多症狀。白附子有毒性,不可自行服用,應在醫師指導下使用,服用量應嚴格按照醫囑,不可過量服用,以免引起中毒。

總之,三生丸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等功效,主治痰飲積聚在體內,頭暈目眩,嘔吐酸水;因中風導致痰液增多,造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濁上擾頭痛;胃脘有風涎痰飲,導致頭暈目眩,嘔吐酸水,頭疼噁心;痰濁上擾頭痛;中風昏迷,痰涎壅積,造成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脈象沉細而無熱;小兒暑風,暑毒侵襲心臟,痰液阻塞心竅,導致昏迷抽搐。

傳統服藥法


皂角(去皮子)1斤,牽牛(頭末)2斤,白礬半斤,蘿蔔子(炒)半斤,青木香半斤。
上為末,煮蘿蔔水調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食後、臨臥用溫水送服。大便下痰,方見效。

方劑組成解釋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南星燥痰化飲,散結止痛;白附子溫陽散結,通絡止痛。三藥合用,共奏祛痰、散結、通絡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頭痛梅尼爾氏病動脈粥樣硬化貝爾氏癱瘓腦中風半身不遂心內膜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心包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三生丸,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五。 組成:胡桃仁1兩,生薑1兩(去皮,細切),杏仁1兩。 主治:咳嗽。

三生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五引《德生堂方》。 組成:皂角(去皮子)1斤,牽牛(頭末)2斤,白礬半斤,蘿蔔子(炒)半斤,青木香半斤。 主治:氣痰壅上,不升降,胸膈悶塞不通。

三生丸, 出處:《本事》卷三。 組成:半夏2兩,南星1兩,白附子1兩。 主治:痰飲內伏,頭暈目眩,嘔吐酸水;中風痰多,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厥頭痛。中脘風涎痰飲,眩瞑,嘔吐酸水,頭疼惡心。痰厥頭痛。中風昏迷,痰涎壅并,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脈沉無熱者。小兒暑風,暑毒入心,痰塞心孔,昏迷抽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