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蘇飲

SAN S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脾經 17%
肝經 17%
大腸經 10%
心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腎經 3%
膽經 3%
肺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咳嗽痰喘三藥劑介紹

咳嗽痰喘三藥劑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防風、黃芩、桔梗、甘草、桑白皮、荊芥、薄荷、蘇葉、杏仁、陳皮、茯苓、白術、人參、山藥、黨參、當歸、川芎、柴胡、麥門冬、五味子、紫蘇葉、桂枝、細辛、生薑、大棗、甘草、阿膠、地黃、山茱萸、枸杞子、菟絲子、車前子、澤瀉、茯苓、豬苓、石斛、麥冬、五味子、補骨脂、肉桂、烏梅、山楂、神曲、砂仁、木香、枳實、半夏、茯苓、白朮、蒼朮、陳皮、厚朴、紫蘇葉、蘇葉、前胡、款冬花、桔梗、甘草、杏仁、枇杷葉、桑白皮、荊芥、薄荷、防風、黃芩。

這種中藥方劑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小孩子得了咳嗽痰多、涕淚交流、喘息、虛弱等症狀。

中藥劑組成

以下為三藥劑的成分及功效介紹:

  1. 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2. 黃芩: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痢疾、泄瀉、咽喉腫痛等症狀。
  3. 桔梗: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4. 甘草:具有補益脾胃、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5. 桑白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發燒、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狀。
  6. 荊芥:具有疏風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7. 薄荷: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狀。
  8. 蘇葉:具有發汗解表、理氣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狀。
  9. 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10.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嘔吐、腹瀉等症狀。
  11. 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脾虛泄瀉、氣虛乏力等症狀。
  12. 白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嘔吐、腹瀉等症狀。
  13. 人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血虛弱、疲勞乏力、口乾舌燥等症狀。
  14. 山藥:具有補脾益氣、滋陰養腎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泄瀉、遺精、頻尿等症狀。
  15. 黨參:具有補氣益血、生津止渴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氣血虛弱、疲勞乏力、口乾舌燥等症狀。
  16.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證、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盡等症狀。
  17.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血瘀證、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18.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胸脅脹痛、發熱、惡寒等症狀。
  19. 麥門冬:具有潤肺生津、清心安神

傳統服藥法


蘇梗、蘇子(炒)、蘇薄荷、陳皮、杏仁、川芎、防風、枳殼。
蔥白1寸為引。

方劑組成解釋


  • 紫蘇梗:辛溫,入肺、脾經。有發汗解表、散寒止咳之功。
  • 薄荷:辛涼,入肺、肝經。有疏風散熱、清利頭目、透疹解毒之功。
  • 陳皮:辛苦、溫,入肺、脾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
  • 杏仁:苦、甘、溫,入肺、大腸經。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
  • 川芎:辛、溫,入肝、膽、心包經。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之功。
  • 防風:辛、微溫,入肺、脾經。有祛風解表、止痙止痛之功。
  • 枳殼:苦、辛、溫,入肺、大腸經。有理氣化痰、行氣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風寒感冒初期使用,若症狀較重,應及早就醫。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正氣。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及過敏體質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

相同名稱方劑


三蘇飲,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蘇梗、蘇子(炒)、蘇薄荷、陳皮、杏仁、川芎、防風、枳殼。 主治:小兒傷風咳嗽,有涕淚,作喘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