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散

DA T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6%
肝經 13%
大腸經 13%
小腸經 6%
心包經 6%
三焦經 6%
肺經 3%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大通散:清熱瀉火,通便解毒

大通散是一個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甘草、大黃和枳實。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大黃具有清熱、涼血、解毒、瀉火、利尿、潤腸、止血等功效。而枳實則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

甘草,又稱甜草,是豆科甘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醫認為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在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大黃:清熱瀉火,利尿通便

大黃,又稱苦參,是蓼科大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中醫認為大黃性味苦寒,歸大腸、胃經,具有清熱瀉火、利尿通便、解毒消腫等功效。

在臨牀上,大黃可適用於治療熱結便祕、實熱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狀。

枳實:理氣行氣,降逆化痰

枳實,又稱木枳,是芸香科枳屬灌木或小喬木。中醫認為枳實性溫味酸苦,歸脾胃大腸經,具有理氣行氣、降逆化痰、寬中消脹之效。

在臨牀上,枳實可適用於治療胸膈滿悶、脘腹脹痛、嘔吐、呃逆、泄瀉、痢疾、瘡瘍腫痛、跌打損傷等症狀。

大通散的功效與應用

大通散具有清熱瀉火、通便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傷寒病人的胃中有熱,或者服用過多溫熱性藥物,就會胡言亂語,脫掉衣服到處跑,爬到高處唱歌的症狀;或者腹痛、大便出血,但實際上是熱症的。

用法與用量

大通散的用法是水煎服,一次30~60克,一日2~3次。

禁忌

大通散不宜用於陰虛內熱、脾虛腹瀉、妊娠期婦女。

總結

大通散是一個中藥方劑,由甘草、大黃和枳實組成,具有清熱瀉火、通便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傷寒病人的胃中有熱,或者服用過多溫熱性藥物,就會胡言亂語,脫掉衣服到處跑,爬到高處唱歌的症狀;或者腹痛、大便出血,但實際上是熱症的。大通散的用法是水煎服,一次30~60克,一日2~3次。大通散不宜用於陰虛內熱、脾虛腹瀉、妊娠期婦女。

傳統服藥法


甘遂(麩炒)1分,生乾地黃1兩(與甘遂一處同搗,焙乾),檳榔(銼)2枚,麥糵(微炒)0.5兩,鉛白霜(研)1分。
上為末。
看虛實,用龍腦、漿水調下半錢匕。

方劑組成解釋


  • 大黃: 大黃苦寒,能瀉熱通便。本方以大黃為君藥,用於清熱瀉火,通便止痛。
  • 枳實: 枳實苦辛,能行氣破結。本方以枳實為臣藥,用於行氣破結,助大黃瀉熱通便。
  • 甘草: 甘草甘平,能緩急和中。本方以甘草為佐藥,用於緩和大黃、枳實的峻烈之性,使其藥性平和,不傷正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大黃用量較大,有瀉下作用,服用時應注意觀察大便情況,以免發生腹瀉。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腹痛氣喘胰臟炎腳氣病膽囊炎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麻疹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嘔吐胃腸出血咳嗽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大通散,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大黃2錢,枳實(麸炒)2錢,甘草1錢。 主治:傷寒胃中有熱,或服熱藥太多,狂言,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腹痛下血,但實熱者。

大通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組成:甘遂(麸炒)1分,生乾地黃1兩(與甘遂一處同搗,焙乾),檳榔(銼)2枚,麥糵(微炒)半兩,鉛白霜(研)1分。 主治:傷寒結胸,及瘡疹後毒氣攻心,咳嗽喘急。

大通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三。 組成:沉香(銼)1分,木香1分,白朮1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分,桑根白皮(銼)1分,木通(銼)1分,胡椒1錢1字,黑牽牛3兩(半生半炒,搗取粉1兩半,餘者不用)。 主治:痃癖積聚,腹脹氣逆,煩滿嘔逆;腳氣嘔逆,心胸煩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