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經散

TOU JI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十五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脾經 16%
胃經 16%
腎經 11%
肺經 9%
大腸經 7%
心經 4%
膀胱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小腸經 2%
肝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心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透經散 」,主要成分為:川楝子,巴豆,吳茱萸,山茱萸,茴香,沉香,胡椒,全蠍,砂仁,木香,延胡索, 主治功效是:下部疾病。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胡椒性溫,具有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等功效。胡椒辛熱,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下氣止瀉,止呃止嘔,解毒之功。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主治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腹瀉、腹部不適、氣滯妊娠惡阻、胎動不安、脾虛濕滯、中焦氣滯之證、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山茱萸能治療腎虛精虧引起的遺精、早泄、腰膝痠軟、月經過多、崩漏等症狀,以及眩暈耳鳴、腰膝痠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等症狀,以及內熱消渴。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吳茱萸還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調中止瀉、散寒止痛,溫中散寒、降逆止嘔、止痛。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延胡索可以活血行氣、鎮痛、麻醉,治療各種疼痛。亦可疏肝理氣,用於婦女痛經、產後瘀滯腹痛。其破血消癥的功效可改善經血不調、痛經等症狀。此外,延胡索活絡止痛之效,可治療各種疼痛證候。

全蠍性味鹹、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的功效。全蠍可平肝息風,調和氣血,治療肝風內動、頭暈目眩、手足抽搐、癲癇狂躁等症;同時可祛風止痙,治療中風後之痙攣、抽搐,以及肌肉痙攣、痛經等症;此外,全蠍還能祛風除濕,治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身重等症狀。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中藥方劑「透經散」,主要成分為川楝子、巴豆、吳茱萸、山茱萸、茴香、沉香、胡椒、全蠍、砂仁、木香、延胡索,具有下部疾病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川楝子2兩(銼,炒,入巴豆20粒,吳茱萸1兩,同炒焦赤色,去巴豆、茱萸),茴香(微炒)半兩,沈香半兩,胡椒半兩,全蠍(微炒)半兩,縮砂2兩(連皮炒燥,去皮用),木香1兩(不見火),玄胡索2兩(新瓦上炒)。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食前酒調服。

方劑組成解釋


透經散由川楝子、巴豆、吳茱萸、山茱萸、茴香、沉香、胡椒、全蠍、砂仁、木香、延胡索等中藥組成。川楝子具有活血通經、下氣消積的功效;巴豆具有通便、消積的功效;吳茱萸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精的功效;茴香具有行氣止痛、消食開胃的功效;沉香具有行氣止痛、降逆止嘔的功效;胡椒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全蠍具有祛風止痛、通經活絡的功效;砂仁具有行氣和胃、化痰止嘔的功效;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延胡索具有活血通經、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透經散具有活血通經、下氣消積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以及有出血傾向的患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透經散, 出處:《百一》卷十五。 組成:川楝子2兩(銼,炒,入巴豆20粒,吳茱萸1兩,同炒焦赤色,去巴豆、茱萸),茴香(微炒)半兩,沉香半兩,胡椒半兩,全蠍(微炒)半兩,縮砂2兩(連皮炒燥,去皮用),木香1兩(不見火),玄胡索2兩(新瓦上炒)。 主治:下部諸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