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酲止瀉湯

JIE CHENG ZHI XI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七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7%
腎經 21%
肝經 16%
心經 11%
胃經 11%
肺經 10%
膽經 0%
大腸經 0%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解酲止瀉湯

中藥方劑「解酲止瀉湯」的主要組成是:白朮、山茱萸、茯苓、黃連、白芍、附子。

白朮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 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山茱萸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經濟

中藥方劑「解酲止瀉湯」具有補氣固表、健脾益氣、清熱解毒、澀精益腎、溫腎散寒、止瀉除痢等功效。

主治功效

主治:寒濕阻滯中焦,脾胃虛弱,水瀉不止,神疲乏力,口渴不欲飲,肢體倦怠。

傳統服藥法


白朮1兩,山茱萸1兩,茯苓1兩,柞木5錢,黃連3-5分,白芍5錢,附子1分。
大補脾腎,解其濕熱之毒。
水煎服。多服為佳。或10服之後,改為丸劑,朝夕服三月。

方劑組成解釋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山茱萸:補益肝腎,固精止瀉。
  • 茯苓:健脾滲濕,利水消腫。
  • 黃連:清熱燥濕,解毒利尿。
  • 白芍:養血柔肝,止痛止瀉。
  • 附子:溫腎助陽,散寒止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大便溏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解酲止瀉湯, 出處:《辨證錄》卷七。 組成:白朮1兩,山茱萸1兩,茯苓1兩,柞木5錢,黃連3-5分,白芍5錢,附子1分。 主治:大補脾腎,解其濕熱之毒。主治:酒濕傷脾腎,終年飲酒,不知禁忌,逞醉入房,過于泄精,久則脾氣大傷,變成水瀉,一感風寒,遂大瀉不止,如溏如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