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疳丸

SHA G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胃經 20%
心經 15%
脾經 13%
肺經 13%
大腸經 4%
腎經 4%
小腸經 2%
膽經 2%
肝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殺疳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複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五疳。五疳是指小兒因飲食不節、消化不良而引起的五種病證,包括疳積、疳痢、疳瘡、疳證、疳疾。

殺疳丸的主要成分包括青黛、蟬蛻、硃砂、雄黃、胡黃連、瓜蒂、蛇蛻、輕粉、熊膽、蘆薈、麝香、蟾酥等。這些成分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濕、活血化瘀、化腐生肌等功效,可以有效地緩解小兒五疳的各種症狀。

下面是殺疳丸各成分的功效介紹:

  • 青黛: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蟬蛻: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
  • 硃砂: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
  • 雄黃: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胡黃連: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燥濕和清熱利濕。
  • 瓜蒂:清熱瀉火、利尿通淋、化痰止咳。
  • 蛇蛻:清熱祛風、活血化瘀、止痛殺蟲。
  • 輕粉:化腐生肌、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
  • 熊膽:清熱解毒、平肝息風、清熱瀉火、清肝明目。
  • 蘆薈:清熱利尿、瀉下、清熱瀉火、通便、止血、燥濕、驅蟲殺蟲。
  • 麝香:開竅醒神、活血化瘀、利水消腫、通經絡、解酒毒、清熱解毒、順胎產。
  • 蟾酥: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活絡止痛。

殺疳丸的用法用量為,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兒童應遵醫囑服用。

殺疳丸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濕、活血化瘀、化腐生肌等功效,可以有效地緩解小兒五疳的各種症狀。但是,由於殺疳丸含有毒性成分,因此在服用時應嚴格按照醫囑,切勿擅自服用。

傳統服藥法


蝸牛殼1分,麝香1分(細研),蘆薈1分(細研),雄黃1分(細研),肉豆蔻半兩(去殼),母丁香1分,黃連半兩(去須,微炒),鶴蝨1分,定粉半兩(微炒),白礬灰1分,密陀僧1分(細研),沒藥1分,艾葉半兩(炒令黃),地龍1分(微炒),熊膽1分(研入),蟾酥1錢(研入)。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每服3丸,以粥飲送下,不拘時候。
《普濟方》有地榆,無地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殺疳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七。 組成:沒石子半兩,麝香1分(細研),蘆薈半兩(細研),瓜蒂半兩,蟾頭半兩(炙令焦黃),鶴虱半兩,青黛半兩(細研),膩粉1分(研入)。 主治:小兒脊疳。

殺疳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六。 組成:青黛2錢,蟬殼5枚(微炒),朱砂1錢(細研),雄黃1錢(細研),胡黃連1分,瓜蒂2-7枚,田父1枚(炙令黃),蛇蛻皮灰1錢,膩粉1錢(研入),熊膽1錢(細研),蘆薈1錢(細研),麝香1錢(細研),蟾酥兩皂莢子許大(研入)。 主治:小兒五疳。

殺疳丸, 出處:《聖惠》卷九十三。 組成:雄黃1分(細研),麝香1分(細研),牛黃1分(細研),蘆薈1分(細研),朱砂1分(細研),胡黃連1分,密陀僧3分(麸炒或燒令赤色,細研),龍骨1分(燒令赤色),青黛半兩(細研),金箔10片(細研),肉豆蔻2枚(去殼),蟾酥半分(熱水化爲泥)。 主治:小兒疳痢久不止。

殺疳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七。 組成:蝸牛殼1分,麝香1分(細研),蘆薈1分(細研),雄黃1分(細研),肉豆蔻半兩(去殼),母丁香1分,黃連半兩(去須,微炒),鶴虱1分,定粉半兩(微炒),白礬灰1分,密陀僧1分(細研),沒藥1分,艾葉半兩(炒令黃),地龍1分(微炒),熊膽1分(研入),蟾酥1錢(研入)。 主治:小兒內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