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風引湯

XIAO FENG Y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一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心經 17%
肺經 17%
腎經 11%
肝經 11%
膀胱經 6%
胃經 6%
膽經 4%
心包經 3%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小風引湯

中藥方劑組成: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人參: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能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主治功效:

  • 中風:一種疾病,通常是由腦部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症狀包括身體一側癱瘓、言語困難、視力問題和認知功能障礙。

  • 左癱右瘓:身體左側癱瘓,右側瘓弱。

  • 素有風濕:長期患有風濕病。風濕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關節、肌肉和結締組織發炎和疼痛。

總結:

中藥方劑「小風引湯」,主要成分是:防風,獨活,細辛,川芎,五味子,茯苓,人參,白芍,白朮,甘草, 主治功效是:中風:一種疾病,通常是由腦部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症狀包括身體一側癱瘓、言語困難、視力問題和認知功能障礙。

左癱右瘓:身體左側癱瘓,右側瘓弱。

素有風濕:長期患有風濕病。風濕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會導致關節、肌肉和結締組織發炎和疼痛。

傳統服藥法


獨活3兩,防風3兩,茯苓3兩,甘草3兩(炙),人參3兩,當歸2兩,乾薑2兩,附子1枚(炮),大豆2升(熬,去皮)。上切。
以水1鬥,酒3升,煮取2升,去滓,分為4服,日3夜1。
忌豬肉、冷水、海藻、菘菜、酢等物。

方劑組成解釋


  • 防風、獨活、細辛、川芎、五味子等為祛風通絡之藥,可祛除風邪、疏通經絡,緩解中風後遺症。
  • 茯苓、人參、白芍、白朮、甘草等為補益脾胃之藥,可健脾益氣、養血和營,改善中風後遺症患者的體質。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小風引湯宜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 小風引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脹、腹瀉等,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腳氣病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小風引湯, 出處:《千金》卷七引《胡洽方》。 組成:獨活3兩,茯苓3兩,人參3兩,防風2兩,甘草2兩,乾薑2兩,附子1枚,大豆2升。 主治:中風腰腳疼痛弱者。

小風引湯, 出處:《千金》卷七。 組成:獨活3兩,茯苓3兩,人參3兩,防風2兩,當歸2兩,甘草2兩,乾薑2兩,石斛2兩,附子1枚,大豆2升。 主治:中風,腰腳疼痛弱者。

小風引湯, 出處:《聖惠》卷四十五。 組成:獨活1兩,防風1兩(去蘆頭),當歸3分,赤茯苓1兩,大豆2合(熟炒),人參1兩(去蘆頭),乾薑3分(炮裂,銼),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石斛1兩(去蘆頭)。 主治:腳氣痹攣,風毒攻註,腰腳疼痛。

小風引湯, 出處:《本事》卷一。 組成:防風(去叉股)、獨活(去蘆,洗,焙)、細辛(去葉)、川芎(洗,焙)、五味子(揀)、白茯苓(去皮)、人參(去蘆)、白芍藥、白朮、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調氣,進食,寬中。主治:中風。左癱右瘓,素有風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