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炎解毒丸

XIAO YAN JIE D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18%
心經 13%
肝經 9%
小腸經 7%
腎經 7%
膽經 6%
脾經 5%
大腸經 4%
心包經 1%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小腸經
腎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消炎解毒丸藥方

中藥方劑「消炎解毒丸」的主要成分包括:玄參、桔梗、甘草、赤芍、白僵蠶、薄荷、淡竹葉、黃芩、山豆根、連翹、菊花、天花粉。這些成分的功效分別如下:

  •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潤燥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止血清熱解毒
  • 甘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瀉火、補氣,和中益氣,潤肺生津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活絡止痛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 薄荷: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清涼疏風,散熱解毒
  • 淡竹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
  • 山豆根:清熱解毒、瀉火驅蟲、殺蟲、解毒
  • 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菊花: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消炎解毒丸功效

  • 溫毒咽喉腫痛:溫熱邪氣侵犯咽喉,導致咽喉腫痛。
  • 耳前耳後腫:溫熱邪氣侵犯耳前耳後,導致耳前耳後腫脹。
  • 風熱上壅:風熱邪氣上攻頭面,導致頭面腫大。
  • 濕熱癰瘡:濕熱邪氣蘊結於皮膚,導致癰瘡生長。

總結

中藥方劑「消炎解毒丸」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消炎止痛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毒咽喉腫痛、耳前耳後腫、風熱上壅、濕熱癰瘡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蒲公英800兩,金銀花20兩,防風10兩,連翹20兩,甘草20兩。
清熱解毒,涼血消炎。
取蒲公英208兩,與金銀花共軋為細粉。取下余蒲公英592兩,按煮提法提取2次,濃稠膏約166兩。然後細粉與膏混合,製成丸,用糖水掛衣。每服20丸,溫開水送下,日2次。小兒酌減。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玄參、桔梗、甘草、赤芍、白僵蠶、薄荷、淡竹葉、黃芩、山豆根、連翹、菊花、天花粉等十三味中藥組成。玄參、桔梗、甘草清熱解毒,赤芍、白僵蠶、薄荷、淡竹葉、黃芩、山豆根、連翹、菊花、天花粉均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腮腺炎咽喉痛

相同名稱方劑


消炎解毒丸, 出處:《中藥制劑手冊》引《古今醫鑑》。 組成:蒲公英800兩,金銀花20兩,防風10兩,連翹20兩,甘草20兩。 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炎。主治:由熱毒引起的瘡瘍癤腫,紅腫疼痛,婦女乳瘡,小兒瘡癤。

消炎解毒丸,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沙市方)。 組成:玄參1兩,桔梗5錢,粉甘草5錢,赤芍5錢,僵蠶5錢,薄荷3錢,竹葉3錢,闆蘭根5錢,黃芩5錢,山豆根5錢,連翹1兩,杭菊花4錢,天花粉5錢,二花1兩。 主治:溫毒咽喉腫痛,耳前耳後腫,風熱上壅,頭面腫大及濕熱癰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