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濕消痰飲

SHEN SHI XIAO TAN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3%
肺經 19%
肝經 7%
心經 5%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腎經 3%
大腸經 3%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滲濕消痰飲是由白朮、蒼朮、半夏、橘紅、茯苓、白芷、香附、甘草等中藥材組成的複方中藥。具有燥濕健脾、利水滲濕、芳香化濕、清熱利尿、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祛風除濕、補血、安神等功效,主治濕熱痰積,滲入膀胱,白帶不止。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橘紅性溫味辛,歸肺、脾二經,具有理氣化痰、健脾和胃、補陽益氣、散結、燥濕等功效,用於治療陽虛氣弱、脾胃虛寒、痰濕咳嗽、瘰癧、乳癰、痰核、水腫、痞塊、吐血衄血、咳喘痰多、食慾不振、胸悶脘痞等症。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用於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脘腹疼痛、食慾不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香附入脾胃經,具有補益氣血之功,可用於治療氣虛所致的疲乏無力、氣短喘促等症狀。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之,滲濕消痰飲中藥方劑組成各具功效,協同作用,可有效治療濕熱痰積,滲入膀胱,白帶不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1錢,蒼朮1錢(炒),半夏1錢(薑湯泡7次),橘紅1錢,白茯苓1錢,白芷1錢,香附1錢,甘草(炙)5分。
有熱,加黃芩;血虛,加芎、歸;氣虛,加參、耆;久不愈,加升麻、柴胡。
上銼。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白朮、蒼朮燥濕健脾,半夏、橘紅化痰止咳,茯苓利水滲濕,白芷、香附理氣止帶,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燥濕化痰、利水止帶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燥濕化痰、利水止帶的功效,適合濕熱痰積,滲入膀胱,白帶不止者服用。但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白帶心內膜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滲濕消痰飲, 出處:《濟陰綱目》卷三。 組成:白朮1錢,蒼朮1錢(炒),半夏1錢(薑湯泡7次),橘紅1錢,白茯苓1錢,白芷1錢,香附1錢,甘草(炙)5分。 主治:濕熱痰積,滲入膀胱,白帶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