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肺湯

BU F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8%
脾經 22%
心經 14%
腎經 14%
胃經 9%
肝經 5%
大腸經 5%
肺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肺湯」,主要成分是:罌粟殼,人參,甘草,陳皮,茯苓,杏仁,白朮,阿膠,五味子,桑白皮,薏苡仁,紫蘇葉。

主治功效是:無論男女,多年患有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伴有上氣不接下氣、喉嚨裡有痰鳴聲、胸悶氣逆、坐臥不安無法休息、飲食不下咽等症狀,以及肺部感染寒邪後的症狀如咳嗽加重、聲音嘶啞、鼻塞頭暈等。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內容如下: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等功效。富含維生素E、B群,可治咳嗽痰多,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等症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水腫、黃疸等症狀。

陳皮性溫,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濕阻氣滯、脾失健運等症。

阿膠具有補血、補氣、滋陰等功效。富含骨膠原、膠原蛋白,適用於治療貧血、經期不順等。

茯苓性平,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利尿、健脾胃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水腫、脾虛諸證等症狀。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氣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症狀。

桑白皮具有止咳化痰、利水消腫等功效。用於治療咳嗽、喘息、水腫等症狀。

五味子性溫,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症。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具有利水消腫、健脾滲濕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氣滯、水腫等症狀。

紫蘇葉性溫,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感冒、頭暈、嘔吐等症狀。

總結:補肺湯方劑結合了多種中藥材,綜合了各種草藥的獨特功效,形成一個強效的治療體系。這個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和相關症狀,如上氣不接下氣、胸悶氣逆等。每種草藥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共同協助達到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罌粟殼2兩(制),人參半兩,粉草半兩,陳皮1兩,茯苓1兩,杏仁(制)1兩,白朮1兩,明阿膠(炒)1兩,北五味子1兩,桑白皮1兩,薏苡仁1兩,紫蘇莖1兩。上(口父)咀為末。
每服3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2枚,烏梅半個,煎至1盞,臨臥溫服。
原書雲:僕每用無效,遂加百合、貝母(去心)、半夏曲、款冬花各一兩,服之良驗。

方劑組成解釋


  • 罌粟殼: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健脾、益肺、生津的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的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 茯苓:具有健脾利水、滲濕安神的功效。
  • 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功效。
  • 阿膠:具有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 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補腎寧心的功效。
  • 桑白皮:具有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水、清熱解毒的功效。
  • 紫蘇葉:具有發汗解表、散寒止咳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益作用,陰虛火旺、咳嗽痰少者慎用。
  • 本方含有罌粟殼,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含有阿膠,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容易憂鬱咳血氣喘肺結核鼻塞神經性厭食症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嗜眠症(嗜睡症)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嘔吐胃腸出血背痛咳嗽胃腸脹氣食慾不振

相同名稱方劑


補肺湯, 出處:《濟陽綱目》卷六十一。 組成:人參1錢2分,麥冬(去心)1錢2分,五味子15粒,款冬花1錢,紫菀1錢,桑白皮(炒)1錢,當歸(酒洗)1錢半,芍藥(煨)8分,知母8分,貝母8分,茯苓8分,橘紅8分,甘草5分。 主治:勞嗽有血。

補肺湯,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款冬花2兩,桂心2兩,桑白皮1斤,生薑3兩,五味子3兩,鍾乳3兩,麥門冬4兩,粳米5合,大棗10枚。 主治:肺氣不足,心腹支滿,咳嗽喘逆上氣,唾膿血,胸背痛,手足煩熱,惕然自驚皮毛起,或哭或歌或怒,乾嘔心煩,耳中聞風雨聲,面色白。

補肺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八。 組成:白石英(研)1兩,鍾乳(研)1兩,天門冬(去心,焙)2兩,款冬花(炒)2兩,桂(去粗皮)2兩,桑根白皮(銼,炒)2兩,五味子(炒)2兩,紫菀(去苗土)2兩,人參2兩。 主治:肺氣不足,煩滿喘嗽,衝逆上氣,唾中有血,心目驚恐,皮膚粟起,嘔逆歌笑,心煩不定,耳中虛鳴,面色常白。

補肺湯, 出處:《婦人良方》卷六。 組成:罂粟殼2兩(制),人參半兩,粉草半兩,陳皮1兩,茯苓1兩,杏仁(制)1兩,白朮1兩,明阿膠(炒)1兩,北五味子1兩,桑白皮1兩,薏苡仁1兩,紫蘇莖1兩。 主治:男子、婦人遠年近日肺氣咳嗽,上氣喘急,喉中涎聲,胸滿氣逆,坐卧不安,飲食不下,及肺感寒邪,咳嗽聲重,語音不出,鼻塞頭昏。

補肺湯, 出處:《千金翼》卷十五。 組成:五味子3兩,麥門冬4兩(去心),白石英2兩9铢,粳米3合,紫菀2兩,乾薑2兩,款冬花2兩,大棗40枚(擘),桂心6兩。 主治:肺氣不足,病苦氣逆,胸腹滿,咳逆上氣搶喉,喉中閉塞,咳逆短氣,氣從背起,有時而痛,惕然自驚,或笑或歌或怒無常,或乾嘔心煩,耳聞風雨聲,面色白,口中如含霜雪,言語無聲,劇者吐血。

補肺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九。 組成:黃耆(銼細)2兩,桂(去粗皮)2兩,生乾地黃(焙)2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紫菀(去苗土)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當歸(切,焙)2兩,五味子2兩,遠志(去心)1兩,麥門冬(去心,焙)1兩,甘草(炙,銼)1兩,鍾乳(研成粉)1兩,白石英(研成粉)1兩,人參1兩,桑根白皮(銼,炒)1兩。 主治:吐血後,胸中痞痛,口燥不喜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