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中和湯

SHI WEI ZHONG H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18%
胃經 15%
心經 12%
脾經 12%
膀胱經 9%
心包經 3%
腎經 3%
膽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十味中和湯介紹

中藥方劑「十味中和湯」,主治功效是:手足少陽經會引發癰瘡和急性毒瘡,脈搏弦細,屬於半表半裡的證候。

方劑組成:

  • 石菖蒲:性味辛涼,具有清熱化濕、開竅醒神、祛風解痙的功效。
  • 牛蒡子:性味辛涼,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化痰止咳的功效。
  • 羌活:性味辛溫,具有祛風散寒、舒筋活絡、祛風除濕的功效。
  • 川芎:性味辛溫,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
  •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散風解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的功效。
  • 漏蘆:性味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
  • 荊芥:性味辛溫,具有疏風散寒、解表發汗、清熱解毒的功效。
  • 麥門冬:性味甘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前胡:性味辛涼,具有清肺化痰、散風邪熱、消炎止痛的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補氣益中、調和諸藥、清熱解毒的功效。

總結

十味中和湯是由十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疏風散寒、解表發汗、化痰止咳、養陰生津、益氣安神等多種功效。用於治療手足少陽經會引發癰瘡和急性毒瘡,脈搏弦細,屬於半表半裡的證候。

傳統服藥法


石菖蒲、牛蒡子、羌活、川芎、防風、漏蘆、荊芥、麥門冬、前胡、甘草各等分。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十味中和湯由十味中藥組成,其中石菖蒲、牛蒡子、羌活、川芎、防風、漏蘆、荊芥、麥門冬、前胡、甘草等均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甘草具有和營止痛的功效。因此,十味中和湯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和營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十味中和湯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和營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十味中和湯後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同名稱方劑


十味中和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八。 組成:石菖蒲、牛蒡子、羌活、川芎、防風、漏蘆、荊芥、麥門冬、前胡、甘草各等分。 主治:手足少陽經分發癰及時毒,脈弦,在半表半裏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