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偻丸

DA L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五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腎經 14%
肺經 14%
膀胱經 8%
胃經 4%
膽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心經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膀胱經
胃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大僂丸」介紹

大僂丸由羌活、防風、細辛、附子、甘草、川芎、續斷、白芍、白朮、當歸、桂枝、麻黃、黃耆、熟地黃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組成藥材介紹

  • 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續斷具有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等功效。

功效

大僂丸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瘻瘡。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9克,一日2次。

禁忌

孕婦、兒童、年老體弱者忌服。

注意事項

  1.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2. 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
  3. 服藥期間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4. 服藥期間若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大僂丸是由羌活、防風、細辛、附子、甘草、川芎、續斷、白芍、白朮、當歸、桂枝、麻黃、黃耆、熟地黃等中藥組成,組成介紹控制在100字以內,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瘻瘡。

方劑組成解釋


大偻丸由羌活、防風、細辛、附子、甘草、川芎、續斷、白芍、白朮、當歸、桂枝、麻黃、黃耆、熟地黃等中藥組成。羌活、防風、細辛具有散寒通絡的功效,可以緩解瘻瘡的疼痛和腫脹;附子、甘草具有溫經散寒的功效,可以緩解瘻瘡的寒凝;川芎、續斷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瘻瘡的血液循環;白芍、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當歸具有活血調經的功效,可以改善瘻瘡的症狀;桂枝、麻黃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可以緩解瘻瘡的發熱、頭痛等症狀;黃耆、熟地黃具有補氣養血的功效,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偻丸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大偻丸, 出處:《瘍科選粹》卷五。 組成:羌活、防風、細辛、附子、甘草、川芎、續斷、白芍藥、白朮、當歸、桂心、麻黃、黃耆、熟地黃各等分。 主治:瘻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