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中化瘀湯

DIAO ZHONG HUA Y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肝經 20%
肺經 15%
脾經 14%
腎經 8%
大腸經 7%
胃經 5%
三焦經 4%
小腸經 1%
心包經 1%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調中化瘀湯

中藥方劑「 調中化瘀湯 」,主要成分是:當歸,生地黃,三七,牡丹皮,白芍,黃耆,甘草,大黃,枳殼, 主治功效是:杖瘡:因杖擊而引起的皮肉損傷。

當歸

性溫味甘,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活血化瘀、止咳平喘、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生地黃

性寒,味甘苦,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三七

性溫,味甘苦微辛,歸肝、胃經,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平肝息風、利水消腫、補血、清熱利尿等功效。\n\n三七可以止血、散瘀、活血化瘀,縮短出血時間,促進血凝塊形成,防止血栓形成。它還能活血祛瘀,消腫止痛,適用於跌打損傷、瘀血積滯等症。三七具有平肝息風的功效,可以調節神經、免疫功能,舒緩神經興奮,減輕炎症反應。\n\n三七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腎臟排泄多餘的水分和電解質,改善水腫症狀。它還有補血的功效,可以促進造血,提高紅細胞和白細胞數量,改善貧血癥狀。另外,三七還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可以刺激腎臟,增強尿液分泌,排多餘水分及毒素。

牡丹皮

性寒,味苦,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等功效。牡丹皮清營血之實熱,同時還能治陰虛發熱。牡丹皮中的植物鞣素、芳香油和皁苷等成分有助於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壁強度、促進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循環、止血,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組織細胞的氧氣和營養供應。牡丹皮還能清熱涼血,適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夜熱早涼、無汗骨蒸、經閉痛經、癰腫瘡毒、跌撲傷痛等症。

白芍

性微寒,味酸苦,歸肝、脾經,具有柔肝止痛、養血調經、清熱涼血、平肝息風、斂陰止汗等功效。白芍能緩解肝鬱氣滯引起的疼痛,如頭痛、眩暈、胸脅痛等;其活性成分芍藥甙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白芍所含的沒食子酸等成分能清熱涼血,適用於熱病傷陰、瘡瘍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白芍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平肝息風的作用,可抑制神經興奮,緩解肌肉痙攣,適用於癲癇、抽搐等症;白芍亦有斂陰止汗之效,其所含的鞣質等成分能收斂汗孔,減少汗液分泌,適用於盜汗、自汗等症。

黃耆

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大黃

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枳殼

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枳殼也能止咳化痰,主治咳嗽痰多、喘息氣促;消食化積,主治食積不消、腹脹腹痛;降氣,主治胃氣上逆、嘔吐呃逆。此外,枳殼還具有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等功效。在臨牀上,枳殼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總結

「 調中化瘀湯 」的具體組成為:當歸,生地黃,三七,牡丹皮,白芍,黃耆,甘草,大黃,枳殼,主治功效是杖瘡:因杖擊而引起的皮肉損傷。

方劑組成解釋


當歸、生地黃、三七、牡丹皮、白芍、黃耆、甘草、大黃、枳殼都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當歸可以活血調經,生地黃可以涼血止血,三七可以化瘀止血,牡丹皮可以活血散瘀,白芍可以養血柔肝,黃耆可以補氣固表,甘草可以緩急和中,大黃可以瀉下通便,枳殼可以理氣寬胸。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調中化瘀湯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的女性、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調中化瘀湯, 出處:《洞天奧旨》卷九。 組成:當歸5錢,生地5錢,三七根末3錢,丹皮2錢,白芍3錢,生黃耆3錢,生甘草1錢,大黃1錢,枳殼3分。 主治:散瘀血。主治:杖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