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蘞薏苡湯

BAI LIAN YI Y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八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8%
心經 16%
肺經 15%
腎經 13%
胃經 9%
膀胱經 3%
膽經 3%
脾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蘞薏苡湯」

  • 白蘞:性微溫、味甘,具有清熱解毒、解毒、清熱瀉火、化腐生肌、散結、活絡止痛、斂瘡等藥效。
  •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肺、腎經,功能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川牛膝:性微溫、味辛苦,入肝、腎、脾經,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酸棗仁:性涼、味酸,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入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主治功效:風拘攣縮,無法彎曲伸展。

使用方法:口服,每日1-2次,飯後服用。

注意事項: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禁用。

方劑組成解釋


白蘞味辛、苦,性溫,歸肺、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薏苡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功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舒筋活絡的功效。桂枝味辛、甘,性溫,歸肺、心、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溫經通絡的功效。川牛膝味辛、苦,性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酸棗仁味甘、酸,性平,歸心、肝經,具有養心安神、寧心定志的功效。乾薑味辛、性熱,歸肺、脾、腎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附子味辛、甘,性熱,歸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適用於風拘攣,不可屈伸。但本方含有附子,有毒,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白蘞薏苡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白蘞1升,薏苡仁1升,芍藥1升,桂心1升,牛膝1升,酸棗仁1升,乾薑1升,甘草1升,附子3枚。 主治:風拘攣,不可屈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