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味黃耆散

BA WEI HUANG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肝經 16%
脾經 10%
大腸經 10%
胃經 10%
三焦經 8%
膽經 8%
肺經 8%
心包經 5%
小腸經 2%
腎經 2%
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肺經
心包經
小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八味黃耆散」

中藥方劑「八味黃耆散」,主要成分包括黃耆、川芎、大黃、黃連、白芍、莽草、黃芩、梔子,主要功效為治療癰疽發背,即背部生長的大而毒的瘡。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大黃清熱利尿,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大黃瀉下,可治療熱結便祕、實熱結而兼氣血虛虧、脾陽不足、冷積便祕、濕熱痢疾初起、食積腹痛等症。大黃止血,可治療血熱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等症。大黃活血化瘀,可治療產後瘀阻腹痛、惡露不盡、瘀血腫痛等症。大黃清熱解毒,可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大黃降氣,可治療腹痛、脹氣、嘔吐等消化系統問題。大黃清熱涼血,可治療血熱妄行之吐血、咳血、衄血等症。大黃清熱瀉火,能使感染所致發熱患者和致熱動物體溫明顯降低。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

傳統服藥法


黃耆、芎窮、大黃、黃連、芍藥、莽草、黃芩、梔子仁各等分。
上治下篩。
雞子白和如泥,塗故帛上,隨腫大小敷之,乾則易之。若已開口,封瘡上,須開頭令歇氣。

方劑組成解釋


八味黃耆散由黃耆、川芎、大黃、黃連、白芍、莽草、黃芩、梔子組成。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水消腫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大黃具有瀉火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莽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拔毒的功效;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梔子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八味黃耆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拔毒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癰疽發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八味黃耆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拔毒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八味黃耆散, 出處:《千金》卷二十二。 組成:黃耆、川芎、大黃、黃連、芍藥、莽草、黃芩、梔子仁各等分。 主治:癰疽發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