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蒺藜散

BAI JI L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二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1%
胃經 27%
肝經 18%
膀胱經 4%
腎經 4%
脾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肺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4

主治功效


白蒺藜散

組成:地骨皮、白蒺藜、旋覆花、茵陳蒿、菊花、牛蒡子、石膏。

整體功效:清熱瀉火,涼血明目。

主治:上焦虛熱,頭目昏疼,或眼赤腫,心胸煩悶。

:上焦虛熱,指的是上焦經絡、臟腑的陽氣不足,導致熱邪內生。頭目昏疼,指的是頭部和眼睛疼痛、發脹。眼赤腫,指的是眼睛發紅、腫脹。心胸煩悶,指的是心口部位發悶、不舒服。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四:“白蒺藜散,治頭目昏疼,或眼赤腫,心胸煩悶,皆上焦虛熱之證。白蒺藜、旋覆花、茵陳蒿、菊花、牛蒡子、石膏,皆清熱瀉火之品,合而用之,其功尤著。”

  2. 中醫方劑學》:“白蒺藜散,清熱瀉火,涼血明目。主治上焦虛熱,頭目昏疼,或眼赤腫,心胸煩悶。”

傳統服藥法



上為細散。
每服2-3錢匕,用溫酒調下,空心。午時前各1服。如口乾舌澀,喉里煙生,鼻中卒痛,是佳應也;甚,即煎少許甘草湯解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地骨皮、白蒺藜、旋覆花、茵陳蒿、菊花、牛蒡子、石膏等組成。地骨皮、白蒺藜、旋覆花、茵陳蒿、菊花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明目的作用。牛蒡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作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涼血明目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明目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上焦虛熱、頭目昏疼、或眼赤腫、心胸煩悶等症。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疥癬前列腺炎結膜炎角膜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腎衰竭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脖子(頸項)酸痛腹瀉多痰眼睛紅痛

相同名稱方劑


白蒺藜散, 出處:《方症會要》卷三。 組成:白蒺藜、桃條、柳條。 主治:胃脘火痛、痰痛。

白蒺藜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二引《博濟》。 組成:白蒺藜(炒)、黑附子(炮)、羌活、川芎、黃耆各等分。 主治:腎臟風下疰,腳膝疼痛,或麻痹生瘡。

白蒺藜散, 出處:《慈幼新書》卷十一。 組成:松香(透明者,化開傾地上,候冷用)1兩,黃丹1兩,白蒺藜(炒)5錢,白鮮皮(炒)5錢。 主治:刀傷、人咬、狗咬及跌打損傷。

白蒺藜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地骨皮(去土)半兩,白蒺藜(去刺)半兩,旋覆花半兩,山茵陳半兩,白菊花半兩,鼠粘子1兩,石膏1兩。 主治:上焦虛熱,頭目昏疼,或眼赤腫,心胸煩悶。

白蒺藜散, 出處:《三因》。 組成:白蒺藜(炒,去角)1兩,防風1兩,甘草(生)1兩,僵蠶(去絲嘴)1兩(直者),南星1兩半(黑豆2合,青鹽半兩,水煮透,取出焙,不用鹽豆),甘菊花3兩(生)。 主治:腎臟風毒上攻,眼目赤腫,熱淚昏澀,胬肉攀睛。

白蒺藜散, 出處:《普濟方》卷一一一引《聖惠》。 組成:白蒺藜(炒)2兩,芎藭2兩,山梔子(去皮)1兩3錢,防風(去蘆)1兩3錢,萆薢(炒)2兩,羌活(去蘆頭)2兩,白芷(炒)2兩,升麻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半,遠志(去心)1兩1錢,菖蒲(九節者,泔浸,切,焙乾)1兩1錢,蔓荊實1兩1錢,細辛(去苗葉,微炒)1兩1錢,茵芋(去粗莖)1兩1錢,芍藥1兩1錢,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乾)1兩1錢,龍骨(刮去土)1兩1錢,人參1兩1錢,當歸(切,焙)1兩1錢,桂(去粗皮)1兩1錢,白朮(微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3枚,甘草(炙,銼)1兩半,桔梗(切,焙)1兩半。 主治:大風惡疾,或二年三年眉須墮落者,手足疼悶,骨節煩腫,面色黑,皮肉漸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