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膏

BA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胃經 19%
心經 17%
脾經 12%
肺經 8%
腎經 6%
三焦經 3%
膽經 3%
肝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巴膏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主治

一切癰疽發背惡瘡

用於治療各種癰疽、發背、惡瘡等症。

文獻參考

  1. 本草綱目》:"巴膏,治一切癰疽發背,惡瘡。"
  2. 醫學衷中參西錄》:"巴膏,治一切癰疽發背,惡瘡,有功。"

中藥功效分類

中藥功效解釋
象皮清熱解毒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穿山甲清熱解毒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梔子清熱解毒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孩兒茶清熱解毒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血餘清熱解毒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血竭活血化瘀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硇砂清熱解毒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鉛丹清熱解毒可清熱解毒,消腫排膿。
香油潤燥滑腸可潤燥滑腸,緩解便秘
桑枝活血化瘀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槐枝活血化瘀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柳枝活血化瘀可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傳統服藥法


象皮6錢,穿山甲6錢,山梔子80個,兒茶(另研極細末)2錢,人頭髮1兩2錢,血竭(另研極細末)1錢,硇砂(另研極細末)3錢,黃丹(飛),香油4斤,桑枝50寸,槐枝50寸,桃枝50寸,柳枝50寸,杏枝50寸。化腐生肌
上將桑、槐、桃、柳、杏五枝入香油中煤枯,撈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頭髮煠化;再入山梔子煠枯,用絹將藥滓濾去,將油復入鍋內煎滾,離火少傾。每油1斤,入黃丹6兩,攪勻,用慢火熬至滴水中成珠,將鍋取起;再入血竭、兒茶、硇砂等末攪融,用涼水1盆,將膏藥傾入水內,用手扯藥千餘遍,換水數次,拔去火氣,瓷罐收貯。
用時須以銀杓盛之,重湯燉化,薄紙攤貼。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象皮、穿山甲、梔子、孩兒茶、血餘炭、血竭、硇砂、鉛丹、香油、桑枝、槐枝、柳枝等組成。象皮、穿山甲、梔子、孩兒茶、血餘炭、血竭、硇砂、鉛丹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香油具有潤燥滑腸的功效;桑枝、槐枝、柳枝均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排膿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癤和癰麻疹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巴膏, 出處:《類證治裁》卷八。 組成:巴豆肉12兩,蓖麻子12兩(去殼)。 主治:疔瘡腫毒,瘡口已破者。

巴膏, 出處:《瘍科捷徑》卷上。 組成:硇砂6兩,穿甲26兩,兒茶3兩,桃枝21兩,柳枝21兩,山梔5斤,血餘12兩,乳香10兩,槐枝21兩,杏枝21兩,血竭3兩,桑枝21兩。 主治:瘰癧未潰者。

巴膏, 出處:《金鑑》卷六十二。 組成:象皮6錢,穿山甲6錢,山梔子80個,兒茶(另研極細末)2錢,人頭發1兩2錢,血竭(另研極細末)1錢,硇砂(另研極細末)3錢,黃丹(飛),香油4斤,桑枝50寸,槐枝50寸,桃枝50寸,柳枝50寸,杏枝50寸。 主治:化腐生肌。主治:一切癰疽發背,惡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