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湯

HEI H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河南中醫》(1981;5:17)

寒性指數

3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4%
肺經 24%
腎經 17%
大腸經 13%
胃經 10%
肝經
肺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黑虎湯:中藥方劑介紹

中藥方劑「黑虎湯」,主要成分包括:白笈、旱蓮草、側柏葉、地榆,具有止血、清熱涼血、活絡止痛、化腐生肌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常見情況介紹

  1. 上消化性潰瘍:由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出血。
  2. 炎症:胃炎、十二指腸炎、食道炎等炎症引起的出血。
  3. 腫瘤:胃癌、食道癌等惡性腫瘤引起的出血。
  4. 肝硬化門脈高壓:由肝硬化引起的門脈高壓,導致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5. 藥物刺激:某些藥物,如阿司匹林、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等,可能會刺激胃腸黏膜而引起出血。

黑虎湯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白笈: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白笈能促使血小板聚集,適用於經期、創傷性出血,能抑制纖維蛋白溶解,以及增強血小板因子Ⅲ的活性,促進血栓形成,促進凝血,加快血液凝固,是外瘍消腫生肌之要藥,治金瘡不瘥,癰疽方中多用之。能滋養肝腎,補血止血,兼具疏通經絡、消散瘀血、活化氣血之功,常被用於治療經期不調、痛經、瘀血等症狀。
  2. 側柏葉:具有止血、清熱涼血、活絡止痛、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化腐生肌等功效。側柏葉性溫、味苦、澀,入肝、肺、腎經,具有活絡止痛、祛風除濕、解毒殺蟲之效。側柏葉之祛風除濕功能,乃由揮發油、樹脂、黃酮等成分所賦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減關節部位炎症疼痛,緩解風濕性關節炎、骨質增生等症狀。
  3. 地榆: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功效。地榆涼血止血之效顯著,尤宜於下焦血熱所致的便血、痔血、血痢、崩漏等症;能清熱解毒,治療燙傷、濕疹、瘡瘍腫毒等熱毒壅滯之疾;能清熱涼血,可用於治療熱毒性疾病、出血等症狀;斂瘡之效顯著,可治療外傷出血、瘡瘍腫痛、痤瘡等症;能排膿止痛,促進瘡口癒合,消腫止痛,是治療瘡痍、癰腫、疔瘡、膿瘍等膿血疾病的良藥。
  4. 旱蓮草:性寒涼,味苦澀,具有滋陰補氣、止血清熱、涼血止血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口渴、肺燥乾咳、鼻出血、咯血、崩漏、月經過多、便血、胎動不安、陰虛津液不足、吐血、咳嗽咯血、鼻衄、淋症、崩漏等證。旱蓮草還具有補益肝腎的作用,能烏鬚髮、益腎陰、固齒、烏須,洗九種痔瘡,療溺血及腎虛變為勞淋,治腎虛齒疼。

總結

中藥方劑「黑虎湯」,主要成分包括白笈、旱蓮草、側柏葉、地榆,具有止血、清熱涼血、活絡止痛、化腐生肌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上消化道出血。

傳統服藥法


玄參1斤,柴胡3錢,生甘草1兩。
生頭面者,加川芎2兩,附子2錢;生身左右前後者,加當歸2兩,甘菊花1兩,附子3分;生手足四肢者,加白朮2兩,茯苓1兩,附子5分。
煎湯10碗,再煎汁取3碗,分2日服完。未破者即消,已破者生肌自愈。

方劑組成解釋


黑虎湯由白笈、旱蓮草、側柏葉、地榆組成。白笈味苦、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燥濕、止血的功效;旱蓮草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側柏葉味苦、性寒,歸肺、肝經,具有清熱燥濕、止血的功效;地榆味苦、性寒,歸肺、肝經,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黑虎湯中的四味藥均具有清熱燥濕、止血的功效,合用可以增強止血的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黑虎湯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服用後可能會出現腹瀉、胃痛等症狀。因此,在服用黑虎湯前,最好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皮膚的惡性黑色素瘤(皮膚癌)痰核流注

相同名稱方劑


黑虎湯, 出處:《瘍醫大全》卷二十二。 組成:玄參1斤,柴胡3錢,生甘草1兩。 主治:無名腫毒。

黑虎湯, 出處:《河南中醫》(1981;5:17)。 組成:白及30g,旱蓮草30g,側柏葉炭20g,地榆炭20g。 主治:止血。主治:上消化道出血,一般常見的有上消化繫潰瘍,炎症,腫瘤,肝硬化門脈高壓,以及藥物刺激所引起的出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