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已茯苓湯

FANG YI FU L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金匱》卷中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膀胱經 8%
肝經 8%
三焦經 4%
大腸經 4%
胃經 4%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肝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防已茯苓湯」主治功效為利水消腫,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狀。方劑組成包括防己、黃耆、桂枝、茯苓、甘草等藥材。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痢疾、咳嗽、痰多、濕風口面歪斜、手足疼痛、散留痰、肺氣咳嗽喘鳴、諸癥屬瘀滯不通、濕熱蘊結等症狀。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結:中藥方劑「防已茯苓湯」主要成分為:防己、黃耆、桂枝、茯苓、甘草,主治功效為利水消腫,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狀。方劑組成中的藥材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補氣、固表、升陽等功效,協同作用,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方劑組成解釋


防已、黃耆、桂枝、茯苓、甘草均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其中防已、黃耆、桂枝又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因此本方可用於治療皮水。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防已茯苓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防己3兩,黃耆3兩,桂枝3兩,茯苓6兩,甘草2兩。 主治:皮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