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陰地黃丸

JI YIN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肝經 20%
肺經 17%
心經 13%
脾經 10%
胃經 6%
大腸經 3%
腎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濟陰地黃丸」

中藥方劑組成:

  •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枸杞: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 麥門冬: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肉蓯蓉: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

  •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 五味子: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 巴戟天: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補氣、散風寒、止咳化痰、降氣、強筋骨等功效。

主治功效:

  • 足三陰虧損:足三陰經氣血虧虛。
  • 虛火上炎:虛弱之火向上升炎。
  • 致目睛散大:導致眼睛散大。
  • 視物不清:看不清東西。
  • 昏花澀緊:眼睛昏花,乾澀緊澀。
  • 作痛畏明:眼睛疼痛,怕光。
  • 或陰虛火燥:或者陰虛火燥。
  • 脣裂如繭:嘴脣乾裂,就像繭一樣。

總結:

中藥方劑「濟陰地黃丸」具有滋陰補血、清熱瀉火、潤肺止咳、益氣安神等功效,臨牀上常被用於治療足三陰虧損、虛火上炎、眼目昏花、視物不清等症狀。方中各味藥物配伍協調,相輔相成,具有較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五味子、麥門冬、當歸、熟地黃、肉蓯蓉、山茱萸、乾山藥、枸杞子、甘菊花、巴戟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70-80丸,空心白湯送下。
本方方名,《丸散膏丹集成》引作「濟陰丸」。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五味子、麥門冬、當歸、熟地黃、肉蓯蓉、山茱萸、山藥、枸杞子、菊花為主藥,具有滋陰補虛、養血潤燥的功效。五味子酸收斂,有固表止汗、斂肺降逆、生津止渴的功效;麥門冬甘寒,有養陰清熱、潤肺生津的功效;當歸甘辛溫,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熟地黃甘溫,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肉蓯蓉甘溫,有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的功效;山茱萸酸溫,有補腎壯陽、固精縮尿的功效;山藥甘平,有補脾益氣、生津止渴的功效;枸杞子甘平,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養血安神的功效;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平肝降壓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虛、養血潤燥的功效,適合於陰虛火旺、目睛散大、視物不清、昏花澀緊、作痛畏明等症狀。但陰虛火旺者,若有口乾咽燥、小便短赤、大便乾結等症狀,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本方。

相關疾病


嘴唇紅腫嘴唇焦裂

相同名稱方劑


濟陰地黃丸, 出處:《準繩·類方》卷七。 組成:五味子、麥門冬、當歸、熟地黃、肉蓯蓉、山茱萸、乾山藥、枸杞子、甘菊花、巴戟肉各等分。 主治:足三陰虧損,虛火上炎,致目睛散大,視物不清,昏花澀緊,作痛畏明;或陰虛火燥,唇裂如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