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味風流飲

ER SHI SI WEI FENG LIU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回春》卷八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肺經 16%
脾經 13%
胃經 13%
心經 11%
腎經 8%
大腸經 6%
膽經 5%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二十四味風流飲 」

二十四味風流飲由以下二十四味中藥組成: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癬皮: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止癢。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蟬蛻: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退翳、透疹、去風止痙。

  • 赤芍: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苦參: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

  •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中藥連翹: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土茯苓:清熱解毒、清熱瀉火、強筋骨、解毒、利水滲濕、祛風除濕、健脾胃、清熱利尿。

  • 五加皮: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 薏苡仁:利水消腫、健脾滲濕、清熱排膿、補肺益陰。

  • 梔子: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

  • 中藥皁刺: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主治功效:

梅毒天泡,是一種由性病引發的皮膚病,毒性發作時會出現水泡。

總結:

二十四味風流飲是一種中藥方劑,由二十四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止血、利水消腫等多種功效,主治梅毒天泡。

傳統服藥法


防風、荊芥、連翹、白芷梢、歸尾、川芎、赤芍、黃芩、黃連、梔子、地骨皮、五加皮、白鮮皮、木通、木瓜、苦參、金銀花、皂角刺、薏苡仁、蟬退、僵蠶、黃柏、白蒺藜、甘草、土茯苓(白實者)3斤。上部瘡多,倍用川芎;下部瘡多,倍用木通;瘡痛加羌活、獨活;體弱加人參、茯苓,去梔子。
上銼,作50劑。
每日服2劑,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防風、荊芥、連翹、白芷、當歸尾、川芎、赤芍、黃芩、黃連、梔子、地骨皮、五加皮、白癬皮、木通、木瓜、苦參、金銀花、皂刺、薏苡仁、蟬蛻、白僵蠶、黃柏、白蒺藜、甘草、土茯苓等二十四味中藥組成。

防風、荊芥、連翹、白芷、當歸尾、川芎、赤芍、黃芩、黃連、梔子、地骨皮、五加皮、白癬皮、木通、木瓜、苦參、金銀花、皂刺、薏苡仁、蟬蛻、白僵蠶、黃柏、白蒺藜、甘草、土茯苓等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梅毒天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二十四味風流飲, 出處:《回春》卷八。 組成:防風、荊芥、連翹、白芷梢、歸尾、川芎、赤芍、黃芩、黃連、梔子、地骨皮、五加皮、白鮮皮、木通、木瓜、苦參、金銀花、皂角刺、薏苡仁、蟬退、僵蠶、黃柏、白蒺藜、甘草、土茯苓(白實者)3斤。 主治:梅毒天泡,毒發出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