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味大建中湯

ER SHI SI WEI DA JIA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肺經 17%
肝經 14%
心經 12%
胃經 11%
腎經 10%
膽經 5%
心包經 3%
大腸經 3%
三焦經 2%
膀胱經 1%
脾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二十四味大建中湯

二十四味大建中湯是中醫的一種溫補方劑,具有補氣、益血、溫陽、固表等功效,用於治療虛勞症狀:畏寒怕熱交替出現,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治癒,不想吃東西,肌肉消瘦,感到口乾舌燥,咽喉乾燥。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

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3.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4. 柏子仁

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

5. 鱉甲

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6. 檳榔

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7. 草果

性溫、味辛,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溫中、消食化積、治瘧、降氣、燥濕、解酒毒等功效。

8. 柴胡

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9.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10. 川芎

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11. 當歸

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12. 地骨皮

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13. 阿膠

具有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等功效。

14. 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15. 黃耆

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16. 桔梗

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17. 木香

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18. 秦艽

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

19. 人參

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20. 肉桂

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21. 生地黃

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22. 烏梅

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23. 五味子

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24. 烏藥

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二十四味大建中湯 」,主要成分是:人參,茯苓,桔梗,柴胡,甘草,陳皮,當歸,秦艽,川芎,阿膠,半夏,柏子仁,草果,烏藥,白芍,黃耆,鱉甲,生地黃,烏梅,五味子,檳榔,地骨皮,木香,肉桂。主要功效是:補氣、益血、溫陽、固表,用於治療虛勞症狀:畏寒怕熱交替出現,已經很長時間沒有治癒,不想吃東西,肌肉消瘦,感到口乾舌燥,咽喉乾燥。

傳統服藥法


人參(去蘆)1兩,白茯苓(去皮)1兩,桔梗(炒)1兩,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1兩,陳皮(去瓤)1兩,當歸(去蘆)1兩,秦艽(洗淨)1兩,川芎1兩,阿膠(蛤粉炒)1兩,半夏(湯泡7次)1兩,柏子仁1兩,草果子1兩,烏藥1兩,白芍藥3錢,黃耆(蜜炙)3錢,鱉甲(米醋炙)3錢,地黃(熟煮)3錢,烏梅肉3錢,五味子3錢, 檳榔0.5錢,地骨皮(去骨),木香1錢(不見火),肉桂1錢半(去粗皮,不見火)。
嚼碎。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棗子2個,煎至8分,去滓,不拘時候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人參、黃耆、白朮、茯苓、甘草等為補益脾胃之藥,可益氣健脾;當歸、川芎、白芍、陳皮、柴胡等為和中化痰之藥,可和中化痰;半夏、生薑、草果、烏藥等為溫經散寒之藥,可溫經散寒。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和中化痰、溫經散寒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身體消瘦忽冷忽熱口乾口渴咽喉乾燥眼瞼丹毒

相同名稱方劑


二十四味大建中湯,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四。 組成:人參(去蘆)1兩,白茯苓(去皮)1兩,桔梗(炒)1兩,柴胡(去苗)1兩,甘草(炙)1兩,陳皮(去瓤)1兩,當歸(去蘆)1兩,秦艽(洗淨)1兩,川芎1兩,阿膠(蛤粉炒)1兩,半夏(湯泡7次)1兩,柏子仁1兩,草果子1兩,烏藥1兩,白芍藥3錢,黃耆(蜜炙)3錢,鱉甲(米醋炙)3錢,地黃(熟煮)3錢,烏梅肉3錢,五味子3錢,檳榔半錢,地骨皮(去骨),木香1錢(不見火),肉桂1錢半(去粗皮,不見火)。 主治:虛勞。寒熱往來,日久未癒,不思飲食,肌肉消瘦,口燥咽乾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