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黃石膏加柽葉湯

SAN HUANG SHI GAO JIA CHENG Y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33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1%
肺經 15%
腎經 13%
心經 11%
大腸經 10%
肝經 7%
膽經 7%
膀胱經 3%
脾經 3%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肝經
膽經
膀胱經
脾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三黃石膏加檉葉湯

三黃石膏加檉葉湯為一中藥方劑,由黃連、黃柏、黃芩、石膏、麥門冬、知母、淡竹葉等藥材組成。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症狀。

淡竹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赤澀淋痛、口舌生瘡、心火旺盛、口瘡、尿赤、煩躁不寐、水腫尿少、黃疸尿赤等症狀。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知母還具有抗菌作用,對各種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

三黃石膏加檉葉湯中各藥材互相配合,共同發揮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三黃石膏湯加柽葉組成。三黃石膏湯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麻疹透出後,煩躁不安,勢尚不可保。柽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以增強三黃石膏湯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但是陰虛火旺、津液不足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三黃石膏加柽葉湯, 出處:《麻科活人》卷二。 組成:黃連5錢,黃柏5錢,黃芩5錢,石膏3錢,麥冬(去心)3錢,西河柳1兩,知母1兩,淡竹葉200片。 主治:麻雖盡出,而煩躁不寧,勢尚不可保。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