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脾積二聖丸

HUA PI JI ER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胃經 17%
肝經 16%
肺經 15%
腎經 8%
心經 5%
膽經 5%
大腸經 3%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30

主治功效


化脾積二聖丸

組成:雷丸,神麴,大麥,陳皮,青皮,茯苓,葶藶子,三稜,胡蘿蔔子,阿魏,白荳蔻,沉香,木香,莪朮,蒼朮,半夏,丁香

主治功效:小兒脾疳:指小兒因脾胃功能失常,導致消化不良、營養不良而引起的慢性疾病。

組成介紹

  1.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2.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3.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4.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5.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6.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7. 莪朮: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健脾胃和消食化積的功效。

  8.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9.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10.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11.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12. 神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13. 葶藶子:傳統功效包括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等。

  14. 大麥: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

  15. 阿魏:傳統代功效指阿魏具有驅蟲殺蟲、解毒、止瀉、消食化積和治瘧的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化脾積二聖丸」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止瀉、止嘔、止咳平喘、清熱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小兒脾疳、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嘔吐泄瀉、咳嗽痰多、氣喘胸悶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雷丸1兩,神曲(炒)1兩,麥櫱(炒)1兩,陳皮1兩,青皮1兩,茯苓1兩,苦葶藶1兩,石三稜1兩,蘿蔔子(炒,別研)1兩,阿魏1兩,白豆蔻1兩,沈香1兩,青木香1兩,廣木香1兩半,莪朮2兩,蒼朮4兩,半夏3錢,丁香2錢半。
上銼,如麻豆大,用好醋5升,生利牛兒鐵1斤捶碎,同前藥浸,春三、夏二、秋七、冬十日,去鐵,將藥煮,曬乾,為細面,糊為丸,如粟米大。
量兒大小服,三歲以下30丸,四歲以上至七歲50-60丸,用作水,空心服之;若受濕黃腫腹脹者,用木瓜煎湯送下。
忌生冷、鹽咸、海味、毒物。

方劑組成解釋


化脾積二聖丸由雷丸、神麴、大麥、陳皮、青皮、茯苓、葶藶子、三稜、胡蘿蔔子、阿魏、白荳蔻、沉香、木香、莪朮、蒼朮、半夏、丁香等中藥組成。雷丸、神麴、大麥、陳皮、青皮、茯苓、葶藶子、三稜、胡蘿蔔子、阿魏、白荳蔻、沉香、木香、莪朮、蒼朮、半夏、丁香等中藥均具有化積消痞、健脾和胃的作用。因此,化脾積二聖丸可以通過化積消痞、健脾和胃的作用來治療脾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化脾積二聖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腹瀉、腹痛等。因此,在使用化脾積二聖丸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

相同名稱方劑


化脾積二聖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八○引《德生堂方》。 組成:雷丸1兩,神曲(炒)1兩,麥蘖(炒)1兩,陳皮1兩,青皮1兩,茯苓1兩,苦葶藶1兩,石三棱1兩,蘿蔔子(炒,别研)1兩,阿魏1兩,白豆蔻1兩,沉香1兩,青木香1兩,廣木香1兩半,莪朮2兩,蒼朮4兩,半夏3錢,丁香2錢半。 主治:小兒脾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