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神散

BAI SH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腎經 17%
脾經 17%
肝經 15%
肺經 12%
胃經 10%
膀胱經 5%
膽經 2%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百神散」,主治各種癩病、風癢瘡癬,全身瘙癢,四肢關節疼痛,眉毛脫落,眼角潰爛,耳聾,四肢麻木不仁。其組成包括天雄、附子、杜鵑、細辛、烏頭、乾薑、水菖蒲、甘草、石南葉、防風、白朮和獨活。

天雄

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具有祛風通絡、散寒止痛、解毒殺蟲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附子

性味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杜鵑

性味辛溫,歸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祛風除濕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細辛

性味辛溫,歸肺、腎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痛止癢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烏頭

性味辛溫,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之功效。

乾薑

性味辛溫,具有溫中散寒、溫中止瀉、溫肺化痰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水菖蒲

性味辛溫,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甘草

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石南葉

性味苦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防風

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白朮

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獨活

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腰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產後瘀血等症狀。

百神散具有祛風止癢、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散寒止痛之功效,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

傳統服藥法


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茵芋(炙)1兩,躑躅1兩,細辛(去苗葉)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乾薑(炮)1兩,菖蒲1兩,甘草(炙)1兩,石南葉1兩,防風(去叉)2兩,白朮2兩,獨活(去蘆頭)2兩。
上為散。
每服4錢匕,空心溫酒送下,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天雄、附子、杜鵑、細辛、烏頭、乾薑等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四肢麻木、疼痛等症;水菖蒲、甘草具有止癢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癩病等症;石南葉、防風、白朮、獨活等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四肢麻木、疼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耳聾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百神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八。 組成: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茵芋(炙)1兩,踯躅1兩,細辛(去苗葉)1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乾薑(炮)1兩,菖蒲1兩,甘草(炙)1兩,石南葉1兩,防風(去叉)2兩,白朮2兩,獨活(去蘆頭)2兩。 主治:一切癩病,風瘙瘡癬,遍身搔癢,百節疼痛,眉毛墮落,眥爛耳聾,四肢(??)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