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解湯

BAI JI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脾經 15%
胃經 15%
心經 10%
肝經 10%
膀胱經 8%
腎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3%
膽經 3%
三焦經 1%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 百解湯

百解湯是中醫常用的一個方劑,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化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中風傷寒、身熱頭痛、肢體煩疼等症狀。百解湯由17味中藥組成,包括: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柴胡:疏散肝氣,利膽退黃,和解少陽,升舉陽氣。
  • 葶藶子:利水消腫,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橘皮: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
  •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 杏仁: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

總結

百解湯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平喘化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治中風傷寒、身熱頭痛、肢體煩疼等症狀。百解湯由17味中藥組成,各味藥材配伍合理,相輔相成,具有良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前胡(去蘆頭)、柴胡(去苗)、甜葶藶(微炒)、半夏(湯洗7遍去滑)、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桔梗(炒)、人參、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白朮、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銼)、白茯苓(去黑皮)、芎窮、石膏(碎)、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等分。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薑3片,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前胡、柴胡、葶藶子、半夏、麻黃、羌活、獨活、桔梗、人參、橘皮、白朮、枳殼、甘草、茯苓、川芎、石膏、杏仁等中藥均具有疏風解表、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中風傷寒、身熱頭痛、肢體煩疼等症狀。

前胡、柴胡、葶藶子、半夏、麻黃、羌活、獨活、桔梗、人參、橘皮、白朮、枳殼、甘草、茯苓、川芎、石膏、杏仁等中藥的功效如下:

  • 前胡:疏風解表,宣肺止咳。
  • 柴胡:疏肝解郁,升陽舉陷。
  • 葶藶子:宣肺利水,解毒消腫。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羌活:祛風散寒,舒筋活絡。
  • 獨活: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 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止咳。
  • 人參:大補元氣,生津止渴。
  • 橘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枳殼:理氣化痰,行氣止痛。
  • 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 石膏: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 杏仁:宣肺止咳,平喘化痰。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發汗作用,體質虛弱、脾胃虛寒、肺氣虛寒者慎用。
  • 本方含有麻黃,有升高血壓、心率加快、心律不齊等副作用,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動脈粥樣硬化原發性高血壓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百解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二。 組成:前胡(去蘆頭)、柴胡(去苗)、甜葶藶(微炒)、半夏(湯洗7遍去滑)、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桔梗(炒)、人參、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白朮、枳殼(去瓤,麸炒)、甘草(炙,銼)、白茯苓(去黑皮)、川芎、石膏(碎)、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等分。 主治:中風傷寒,身熱頭痛,肢體煩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