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甘梔子茵陳湯

LING GAN ZHI ZI YIN CHE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金針》卷二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心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5%
肝經 11%
膀胱經 6%
腎經 6%
膽經 6%
三焦經 4%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苓甘梔子茵陳湯 」

苓甘梔子茵陳湯,由茵陳蒿、茯苓、梔子、甘草組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止癢、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茵陳蒿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止癢、清肝明目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溫、濕疹、濕瘡等疾患,以及黃疸、肝炎等症。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脾虛腹瀉、失眠等症。

梔子味苦、寒,歸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黃疸、吐血、衄血、便血等症。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苓甘梔子茵陳湯,常被用於治療濕證、便澀、腹中脹滿等症狀。濕證是指身體內有濕氣,出現水腫、小便不利、大便溏瀉等症狀。便澀是指大便乾硬,排便困難。腹中脹滿是指腹部脹滿,有悶脹感。

苓甘梔子茵陳湯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止癢、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濕證、便澀、腹中脹滿等症狀。

總結:

苓甘梔子茵陳湯,由茵陳蒿、茯苓、梔子、甘草組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止癢、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證、便澀、腹中脹滿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茵陳蒿3錢,茯苓3錢,梔子2錢,甘草2錢。
若濕熱在脾,當加大黃、芒消;如濕熱但在肝家,而兼脾腎寒濕,當加乾薑、附子;若膀胱無熱,但用豬苓,利其小便可也。
水煎,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茵陳蒿、茯苓、梔子為主藥,甘草為輔藥。茵陳蒿性味苦寒,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茯苓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梔子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本方以茵陳蒿、茯苓、梔子為主藥,甘草為輔藥,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主治濕證,便澀,腹中脹滿。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濕證,便澀,腹中脹滿。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陽。

相同名稱方劑


苓甘梔子茵陳湯, 出處:《醫學金針》卷二。 組成:茵陳蒿3錢,茯苓3錢,梔子2錢,甘草2錢。 主治:濕證,便澀,腹中脹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