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七寶丸

HOU QI BAO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家塾方》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5%
胃經 15%
肝經 11%
大腸經 11%
心經 7%
小腸經 7%
心包經 7%
三焦經 7%
腎經 7%
肺經 7%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腎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後七寶丸

組成: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主治功效:

  • 因砷中毒而導致口腔和舌頭潰爛,飲食難以下嚥。

方劑組成介紹:

  • 大黃:
    • 性寒,味苦、辛。
    • 歸脾、胃、大腸經。
    • 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祕、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水火燙傷等。
  • 丁香:
    • 性溫,味辛、苦。
    • 歸脾、胃、肺經。
    • 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 常用於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胃酸過多、胃脹、消化不良、咳嗽、氣喘、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
  • 巴豆:
    • 性熱,味苦、辛。
    • 歸大腸經。
    • 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 常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總結:

後七寶丸是由大黃、丁香、巴豆三味藥組成,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因砷中毒而導致口腔和舌頭潰爛,飲食難以下嚥。

傳統服藥法


巴豆2分5釐,丁子2分5釐,大黃4分。
解輕粉之毒。
上三味,先丁子、大黃為末,別巴豆研,納中合治,面糊為丸,如綠豆大。
凡服七寶丸6日、乃至7日,詰朝服此方,1服1錢,白湯下之。
制丁子法:丁子一錢,納粳米六七粒,別研之,悉為細末。不然粘不能末之。

方劑組成解釋


巴豆、丁香、大黃均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本方以三味藥配伍,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用於治療粉毒所致口舌糜爛、飲食不下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並遵醫囑服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

相同名稱方劑


後七寶丸, 出處:《家塾方》。 組成:巴豆2分5厘,丁子2分5厘,大黃4分。 主治:下輕粉之毒。主治:粉毒所致口舌糜爛,飲食不下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