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腸丸

HOU CHA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六

熱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大腸經 17%
胃經 17%
心經 13%
肺經 13%
腎經 8%
肝經 8%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厚腸丸

組成

  • 龍骨
  • 乾薑
  • 附子
  • 厚朴
  • 訶子
  • 肉荳蔻
  • 陳皮

功效

  • 止瀉
  • 止痛
  • 收斂

主治

  • 久瀉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厚腸丸,治久瀉,瀉久不止,瀉後腹痛,瀉後虛弱,瀉後大便不成形,瀉後小便不利,瀉後頭暈目眩,瀉後腰膝酸軟,瀉後心煩氣躁,瀉後面色萎黃,瀉後食欲不振,瀉後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厚腸丸是一味中藥方劑,主治久瀉。久瀉是指大便不成形,而且次數頻繁,時間長久。厚腸丸具有止瀉、止痛、收斂的功效,可以緩解久瀉的症狀。

厚腸丸由龍骨、乾薑、附子、厚朴、訶子、肉荳蔻、陳皮等中藥組成。龍骨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可以止瀉;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止瀉止痛的功效;附子具有溫陽散寒、止瀉止痛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氣止痛、收斂止瀉的功效;訶子具有收斂止瀉的功效;肉荳蔻具有行氣止痛、收斂止瀉的功效;陳皮具有行氣止痛、收斂止瀉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止瀉止痛、收斂固澀之功。

厚腸丸具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傳統服藥法


厚朴2分,青皮2分,橘紅3分,半夏3分,蒼朮3分,人參3分,枳實5分,麥糵面5分,神曲末5分。上為極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20丸,食前溫水送下。
忌飽食。

方劑組成解釋


龍骨、乾薑、附子、厚朴、訶子、肉荳蔻、陳皮均具有止瀉、止痛、收斂的功效。本方以龍骨、乾薑、附子為君藥,具有溫中散寒、止瀉止痛的功效;以厚朴、訶子、肉荳蔻、陳皮為臣藥,具有行氣止痛、收斂止瀉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止瀉止痛、收斂固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腹中有鳴叫聲嗜眠症(嗜睡症)脫肛腹瀉

相同名稱方劑


厚腸丸,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白龍骨、乾薑(炮)、附子(炮,去皮臍)、厚朴(薑制)、訶子(炮,去核)、肉豆蔻(面裹煨)、陳皮各等分。 主治:久瀉。

厚腸丸, 出處:《扁鵲心書·神方》。 組成:川烏(炮)1兩,肉桂1兩,硫黃(另研)1兩,赤石脂(煅)1兩,乾薑(炒)2兩。 主治:脾虛傷食,大便下赤白膿,腸鳴腹痛,泄下,米谷不化;小兒脾虛滑泄脫肛,疳瘦。

厚腸丸,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厚朴2分,青皮2分,橘紅3分,半夏3分,蒼朮3分,人參3分,枳實5分,麥糵面5分,神曲末5分。 主治:小兒失乳,以食飼之,不能克化,或生腹脹,四肢瘦弱,或痢色無常。

厚腸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鍾乳粉2兩,宣黃連(去須)1兩,人參(去蘆頭)1兩,白朮1兩,訶子(煨,去核)1兩,肉豆蔻(面裹煨)1兩,厚朴(生薑汁制)1兩,白茯苓(去皮)1兩,茴香(炒)1兩,阿膠(蚌粉炒)1兩。 主治:臟氣虛寒,下利不止,裏急後重,臍腹(疒丂)痛。

厚腸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七。 組成:人參(去蘆)2兩,白朮(炒)2兩,厚朴(去粗皮,薑制,炒)2兩,丁香(不見火)2兩,蓽茇2兩,紅豆2兩,訶子肉(煨)2兩,附子(炮,去皮臍)2兩,肉豆蔻(面裹煨)2兩,神曲(炒)2兩,縮砂仁2兩,麥糵(炒)2兩,白豆蔻2兩,良薑(炒)2兩,檳榔4兩,胡椒4兩,蓽澄茄4兩,白芍藥4兩,陳皮(去白,洗)4兩,甘草(炙)4兩,乾薑(炮)4兩,肉桂5兩(去粗皮,不見火),白茯苓(去皮)1兩,當歸(去蘆)1兩。 主治:腸胃虛寒,不能克消水谷,大腑飧泄。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