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散

HU Y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脾經 19%
肝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2%
胃經 9%
膀胱經 6%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虎牙散的介紹和組成

中藥方劑「虎牙散」,由乾薑、附子、當歸、甘草、防風、桂枝、王不留行、茯苓等八味中藥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癰腫、發背等皮膚疾病。

  •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 王不留行:具有多種傳統功效,包括調經、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止血、清熱利尿、通經絡、通乳等。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虎牙散的主治功效

虎牙散主要用於治療癰腫、發背等皮膚疾病。

  • 癰腫:指皮膚和皮下組織發炎,形成膿腫,通常伴有疼痛、紅腫和發熱等症狀。

  • 發背:指背部皮膚出現丘疹、膿皰、結節等皮損,常伴有瘙癢、疼痛等症狀。

虎牙散的使用注意事項

  • 孕婦、兒童及年老體弱者應慎用。

  • 服用虎牙散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等食物,以免影響藥效。

  • 長期服用虎牙散可能會引起胃腸道不適,如噁心、嘔吐、腹瀉等,應注意調整用量。

  • 服用虎牙散後,如果出現皮膚過敏、瘙癢等症狀,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虎牙(炙)1兩,乾薑1兩,附子(炮)1兩,當歸1兩,甘草(炙)1兩,防風1兩,桂心1兩,王不留行1兩,茯苓1兩。
上為末。
每服方寸匕,每日3次。
忌海藻、菘菜。

方劑組成解釋


虎牙散由乾薑、附子、當歸、甘草、防風、桂枝、王不留行、茯苓等中藥組成。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作用;附子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桂枝具有溫經通絡、止痛的作用;王不留行具有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作用。虎牙散由這些中藥組成,具有散寒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癰腫發背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虎牙散具有散寒除濕、通絡止痛的作用,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虎牙散, 出處:《外台》卷二十四引《範汪方》。 組成:虎牙(炙)1兩,乾薑1兩,附子(炮)1兩,當歸1兩,甘草(炙)1兩,防風1兩,桂心1兩,王不留行1兩,茯苓1兩。 主治:癰腫發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