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苓甘露湯

GUI LING GAN L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心經 17%
胃經 15%
肝經 13%
腎經 11%
脾經 11%
膽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2%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桂苓甘露湯 」

  • 主要成分:
    • 生地黃:滋陰涼血、清熱瀉火、養血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天門冬:滋陰、潤肺、清熱、止咳、益胃生津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石斛: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
    •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枇杷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

主治功效: 濕溫,中醫病證名。因感受濕、熱之邪,鬱遏氣機,以致濕熱壅滯經絡氣分所致。證以鬱熱高燒,頭痛,惡寒,胸悶不舒,口渴喜冷飲,苔黃膩,脈濡滑而數。

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枇杷葉:**性微涼、微寒,味苦澀,具有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 桂苓甘露湯 」具有清熱、利水、滋陰、涼血、養血、清肺熱、化痰平喘、止咳止嘔、降氣喘、止血、補血養肝、疏肝解鬱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肉桂、茯苓、枇杷葉。

方劑組成解釋


桂苓甘露湯由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茵陳蒿、黃芩、枳殼、甘草、肉桂、茯苓、枇杷葉等中藥組成。其中,生地黃、熟地黃、天門冬、麥門冬、石斛均具有養陰生津的作用;茵陳蒿、黃芩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枳殼具有行氣利水的作用;甘草具有緩和諸藥的作用;肉桂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枇杷葉具有清熱止咳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桂苓甘露湯具有清熱利濕、養陰生津的作用,適合濕溫患者服用。但脾胃虛寒、氣虛血弱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桂苓甘露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九。 組成: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石斛、茵陳、黃芩、枳殼、甘草、肉桂、茯苓、枇杷葉。 主治:濕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