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哭飲子

GUI KU YIN ZI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一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33%
大腸經 19%
肺經 13%
腎經 6%
脾經 6%
肝經 6%
心經 6%
膽經 6%
胃經
大腸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鬼哭飲子」,主要成分為阿魏、甘草、青蒿、檳榔、蔥白,具有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殺蟲、驅蟲、解毒、發汗解表、通陽、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

阿魏性辛溫,具有驅蟲殺蟲、解毒、止瀉、消食化積和治瘧的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青蒿為中藥中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清熱解毒、驅蟲殺蟲等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蔥白性味辛溫,具有發散風寒、解表透疹、發汗解表、通陽、利尿、解毒、祛風除濕、安胎、驅蟲殺蟲、通經絡、清熱解毒等功效。

「鬼哭飲子」用於治療一切疲勞,具有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殺蟲、驅蟲、解毒、發汗解表、通陽、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有效緩解疲勞症狀,增強體力,改善精神狀態。

傳統服藥法


檳榔2個(1生1熟),鱉甲半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襕),甘草1截(如病人中指長),桃仁7粒(去皮尖),杏仁7粒(去皮尖),青蒿1握(長2寸),阿魏少許,東南桃枝7莖,東南柳枝7莖(長3寸,和心用)。
上以童便1大盞半,煎取1盞,去滓,食前分溫2服。以吐利出惡物為度。
忌莧菜。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阿魏、甘草、青蒿、檳榔、蔥白組成。阿魏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青蒿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檳榔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蔥白具有清熱解毒、散寒發汗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身體消瘦

相同名稱方劑


鬼哭飲子, 出處:《博濟》卷一。 組成:阿魏1分(使童便磨一處),東引桃枝(小者,捶碎)1大握,甘草(大者)3寸(捶碎),青蒿1大握(如用其子,隻用1兩半),檳榔1兩(爲末),蔥白2寸(連根)。 主治:一切勞。

鬼哭飲子, 出處:《聖惠》卷三十一。 組成:檳榔2個(1生1熟),鱉甲半兩(塗醋,炙令微黃,去裙襕),甘草1截(如病人中指長),桃仁7粒(去皮尖),杏仁7粒(去皮尖),青蒿1握(長2寸),阿魏少許,東南桃枝7莖,東南柳枝7莖(長3寸,和心用)。 主治:傳屍勞,不時冷熱羸瘦。

鬼哭飲子, 出處:《醫統》卷七十八引《青囊》。 組成: 鬼哭飲子(《醫統》卷七十八引《青囊》。)出處:《醫統》卷七十八引《青囊》。組成:天靈蓋(酥炙黃色)、鱉甲(醋炙黃色)、柴胡2錢半,木香1錢2分,桃仁22枚(另研),豉心(醋炙黃)、青蒿半握,阿魏1錢,貫眾2錢半,安息香1錢,甘草1錢。主治:取傳屍蟲。 。 主治:取傳屍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