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艾飲

GUI A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肝經 17%
肺經 14%
胃經 12%
心經 8%
腎經 8%
膀胱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心包經 1%
大腸經 1%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歸艾飲

  • 中藥方劑「歸艾飲」由當歸、川芎、艾葉、茯苓、白朮、白芍、杜仲、陳皮、香附、木香、砂仁、烏藥、防風、紫蘇葉、甘草組成。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補血活血、補血活血、補血活血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等功效。

  • 艾葉具有溫經、補陽、溫經、補陽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胃、健脾胃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健脾胃、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健脾胃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平肝息風等功效。

  • 杜仲具有補腎、補腎、補腎、補腎等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健脾胃、消食化積、健脾胃等功效。

  • 香附具有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等功效。

  •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健脾健脾等功效。

  • 砂仁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健脾胃等功效。

  • 烏藥具有理氣行氣、補陽、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紫蘇葉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歸艾飲」具有子宮內原有風寒,懷孕後血流不暢,冷氣與血液相搏,下腹部疼痛,嚴重的會導致胎兒不安的功效,由15種中草藥組成,各具功效,如當歸具有補血活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艾葉具有溫經、補陽之效,茯苓具有健脾益氣、白朮具有補氣止痛、當歸具有補血益氣之效,紫蘇葉具有理氣止痛、甘草具有補氣健脾之效等,15種中草藥協同作用,可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傳統服藥法


當歸、川芎、艾葉、茯苓、白朮、白芍、杜仲、陳皮、香附、木香、砂仁、烏藥、防風、紫蘇、甘草。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當歸、川芎、艾葉、茯苓、白朮、白芍、杜仲、陳皮、香附、木香、砂仁、烏藥、防風、紫蘇葉、甘草組成。

當歸、川芎、艾葉活血調經,溫經止痛。

茯苓、白朮、白芍健脾益氣,養血和營。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陳皮理氣和胃。

香附理氣止痛。

木香行氣止痛。

砂仁行氣和胃。

烏藥行氣止痛。

防風祛風散寒。

紫蘇葉散風寒,利氣行水。

甘草調和諸藥。

諸藥合用,共奏活血調經,溫經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胃腸出血右下腹側部痛左下腹側部痛臍下偏左或偏右處疼痛胎動不安

相同名稱方劑


歸艾飲,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當歸、川芎、艾葉、茯苓、白朮、白芍、杜仲、陳皮、香附、木香、砂仁、烏藥、防風、紫蘇、甘草。 主治:胞絡宿有風冷,受娠之後血不通,冷與血相搏,少腹痛,甚則胎動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