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胃散

AN WE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13%
心經 13%
肝經 13%
胃經 12%
腎經 8%
大腸經 5%
三焦經 4%
心包經 1%
膽經 1%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三焦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安胃散」,主要成分有:丁香、山茱萸、草荳蔻、人參、黃耆、柴胡、升麻、陳皮、當歸、蒼朮、甘草,主治功效是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草荳蔻具有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等功效。

柴胡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山茱萸具有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等傳統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安胃散」,具有溫裡溫中、止嘔、健脾胃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症狀。方中各味藥材相互配合,具有溫暖脾胃、止嘔、健運脾陽的作用。

傳統服藥法


茯苓1錢,白朮1錢,車前子1錢,五味子5分,烏梅1枚,粟殼1錢5分。
水煎,食前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丁香、山茱萸、草荳蔻、人參、黃耆、柴胡、升麻、陳皮、當歸、蒼朮、甘草等中藥均具有溫中和胃、降逆止嘔的功效。其中,丁香、山茱萸、草荳蔻、人參、黃耆、柴胡、升麻等中藥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胃的功效;陳皮、當歸、蒼朮、甘草等中藥具有和胃降逆、止嘔止噦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溫中和胃、降逆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和胃、降逆止嘔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慢性腎衰竭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嘔吐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安胃散, 出處:《醫統》卷二十四引《發明》。 組成:人參2錢,藿香1錢,丁香1錢,陳皮8分。 主治:脾胃虛弱,不進飲食,嘔吐酸水。

安胃散, 出處:《杏苑》卷四。 組成:茯苓1錢,白朮1錢,車前子1錢,五味子5分,烏梅1枚,粟殼1錢5分。 主治:下痢膿血相雜,裏急窘痛,日夜無度。

安胃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六引《指南方》。 組成:五靈脂杏核大(以醋和面裹,燒令香熟,去面),白茯苓1枚杏核大,丁香30粒,朱砂5分,人參1分,木香1分。 主治:胃反,嘔吐。

安胃散, 出處:《脈因證治》卷下。 組成:丁香5分,茱萸1錢,草蔻1錢,參1錢,炙甘草5分,耆1錢,柴胡5分,升麻7分,柏3錢,陳皮5分,歸1錢5分,蒼朮1錢。 主治:胃寒所致嘔吐噦。

安胃散, 出處:《直指》卷六。 組成: 安胃散(《直指》卷六。)出處:《直指》卷六。組成:人參、白朮、木香、檳榔、丁香、半夏曲、肉豆蔻(濕紙煨)、橘紅、藿香、白茯苓、青皮、甘草(炙)各等分。主治:開胃和中,止嘔進食。 。 主治:開胃和中,止嘔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