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血散

QING XUE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杏苑》卷六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肺經 17%
心經 16%
肝經 15%
胃經 13%
膽經 5%
腎經 5%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膽經
腎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清血散:中藥方劑治療酒糟鼻

中藥組成: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

適應症:

酒糟鼻,又稱玫瑰痤瘡,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主要影響臉部。其症狀包括臉部發紅、出現丘疹和膿皰。酒糟鼻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與遺傳、免疫系統、血管疾病和飲食等因素有關。

藥效與作用:

  • 當歸:補血活血,改善面部皮膚微循環,增強皮膚抵抗力,減輕炎癥反應。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促進面部皮膚氣血運行,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 生薑: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改善面部皮膚 microcirculation,減輕面部皮膚紅腫的症狀。

用法及用量:

口服,每次一包,每日兩次。飯後服用。

忌宜: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服藥期間避免飲酒。
  • 服藥期間避免熬夜,注意休息。

總結:

中藥方劑「清血散」,主要成分包括當歸、川芎、白芍、黃芩、熟地黃、茯苓、陳皮、甘草、紅花、生薑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補血養陰的功效。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酒糟鼻。

傳統服藥法


當歸1錢(酒浸),川芎1錢(酒浸),白芍藥1錢(酒浸),黃芩(中枯者)1錢(酒浸),熟地1錢(酒浸),茯苓8分,陳皮8分,生甘草5分,紅花(酒浸)5分,生薑3片。
如氣弱,加黃耆1錢(酒焙)。
上(口父)咀。水煎,調五靈脂末少許,食前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清血散由當歸、川芎、白芍、黃芩、熟地黃、茯苓、陳皮、甘草、紅花、生薑等中藥組成。其中,當歸、川芎、白芍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黃芩、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茯苓、陳皮具有健脾利濕的作用;甘草具有緩和藥性的作用;紅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生薑具有發散風寒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 如有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酒渣癬

相同名稱方劑


清血散, 出處:《杏苑》卷六。 組成:當歸1錢(酒浸),川芎1錢(酒浸),白芍藥1錢(酒浸),黃芩(中枯者)1錢(酒浸),熟地1錢(酒浸),茯苓8分,陳皮8分,生甘草5分,紅花(酒浸)5分,生薑3片。 主治:酒渣鼻。

清血散, 出處:《趙柄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 清血散(《趙柄南臨床經驗集》。)出處:《趙柄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生石膏2兩,滑石2兩,木香2兩,升麻2兩,元參2兩。主治:清熱涼血。 。 主治:清熱涼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