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風羌活湯

XIAO FENG QIANG HU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肝經 15%
脾經 12%
膀胱經 11%
胃經 10%
心經 8%
腎經 8%
膽經 5%
大腸經 3%
心包經 2%
肺經
肝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消風羌活湯 」,主要成分是:羌活,菊花,麻黃,川芎,防風,石膏,前胡,黃芩,甘草,枳殼,茯苓,蔓荊子,細辛, 主治功效是:1. 風氣不和:天氣變化不定,身體容易受到風邪侵襲,導致身體不舒服。2. 頭昏目眩:頭部昏沉、眩暈。3. 鼻塞聲重:鼻子不通氣,呼吸困難,嗓子裡有痰鳴。4. 語聲不出:聲音嘶啞,說話困難。5. 身體倦怠:身體疲勞、沒有精神。6. 肢節疼痛:四肢關節疼痛。7. 痰壅咳嗽:痰液積聚在肺部,導致咳嗽。8. 寒熱往來:身體冷熱交替,忽冷忽熱。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麻黃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主要功效是發汗解表,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蔓荊子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它可以治療感冒、流感、風寒感冒等病症,以及風熱所致的目赤腫痛、頭目昏暗等症狀。此外,它還可以治療頭面諸風疾,如頭痛、眩暈、目赤、耳鳴等;痰熱咳嗽;肝陽上亢引起的血壓高,以及風濕痹痛等症。另外,蔓荊子也可用於治療肝腎虛損的夜盲及弱視。傳統中藥前胡具有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等功效。前胡能清化熱痰,可用於治療痰熱壅盛的證狀,如:風熱頭痛、痰熱咳喘、嘔逆、胸膈滿悶等。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它能清泄肺胃之熱,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小便不利、水腫、暑熱中暑、口瘡咽痛等症;也能止咳平喘,治療邪熱鬱肺、氣急喘促、咳嗽痰稠、發熱口渴等症。此外,石膏還能化腐生肌,用於治療瘡瘍潰爛、濕疹浸淫、水火燙傷等。不過,使用石膏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總結:中藥方劑「 消風羌活湯 」,主要成分是:羌活,菊花,麻黃,川芎,防風,石膏,前胡,黃芩,甘草,枳殼,茯苓,蔓荊子,細辛。主治功效是:風氣不和、頭昏目眩、鼻塞聲重、語聲不出、身體倦怠、肢節疼痛、痰壅咳嗽、寒熱往來等症狀。方劑中的各味藥材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相互配合,可以起到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清熱解毒、活血止痛等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羌活(去蘆頭)3兩,甘菊花3兩,麻黃(去根節)3兩,芎藭3兩,防風(去叉)3兩,石膏(研)3兩,前胡(去蘆頭)3兩,黃芩(去黑心)3兩,甘草(炙、銼)4兩,枳殼(麩炒,去瓤)4兩,白茯苓(去黑皮)半斤,蔓荊實半斤,細辛(去苗葉)半兩。
上為粗末。
每服3錢匕,水1盞語聲不出,身體倦怠,肢節疼痛,痰壅咳嗽,寒熱往來。

方劑組成解釋


羌活、麻黃、防風、石膏、前胡、細辛等藥物具有發散風寒、宣肺通竅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外襲、肺氣不宣所致的頭昏目眩、鼻塞聲重、語聲不出、身體倦怠、肢節疼痛、痰壅咳嗽等症。

黃芩、甘草、枳殼、茯苓、蔓荊子等藥物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外襲、肺氣不宣所致的寒熱往來、咳嗽痰多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散風寒、宣肺通竅的功效,因此不宜在感冒初期、體質虛弱者服用。

相關疾病


咳血暈眩經常疲勞想睡咳嗽梅尼爾氏病鼻塞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忽冷忽熱多痰頭昏精神不佳

相同名稱方劑


消風羌活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四。 組成:羌活(去蘆頭)3兩,甘菊花3兩,麻黃(去根節)3兩,芎藭3兩,防風(去叉)3兩,石膏(研)3兩,前胡(去蘆頭)3兩,黃芩(去黑心)3兩,甘草(炙、銼)4兩,枳殼(麸炒,去瓤)4兩,白茯苓(去黑皮)半斤,蔓荊實半斤,細辛(去苗葉)半兩。 主治:風氣不和,頭昏目眩,鼻塞聲重,語聲不出,身體倦怠,肢節疼痛,痰壅咳嗽,寒熱往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