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蠱湯

XIAO Y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直指》卷十七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胃經 18%
肺經 15%
肝經 12%
腎經 8%
心經 6%
大腸經 6%
膽經 3%
膀胱經 1%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蠱湯

主治功效:胃氣積聚引起腹部脹氣,但是肚子脹滿,而四肢和頭面不腫脹。

組成:紫蘇葉、砂仁、肉荳蔻、枳殼、青皮、陳皮、三稜、蓬莪朮、檳榔、肉桂、白荳蔻、蓽澄茄、木香、半夏、胡蘿蔔子、甘草。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暖脾胃陽氣、化濕、行氣止嘔之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三稜:性味辛、溫,歸脾、胃經。具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傳統代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消蠱湯」主要成分是紫蘇葉、砂仁、肉荳蔻、枳殼、青皮、陳皮、三稜、蓬莪朮、檳榔、肉桂、白荳蔻、蓽澄茄、木香、半夏、胡蘿蔔子、甘草,主治功效是胃氣積聚引起腹部脹氣,但是肚子脹滿,而四肢和頭面不腫脹。

傳統服藥法


紫蘇莖葉1分,縮砂1分,肉豆蔻(生)1分,枳殼(制)1分,青皮1分,陳皮1分,三稜1分,蓬朮1分,檳榔1分,辣桂1分,白豆蔻仁1分,蓽澄茄1分,木香1分,半夏(制)1分半,蘿蔔子(生)1分半,甘草(炙)1分半。
上銼。
每服3錢,加生薑、大棗,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紫蘇葉、砂仁、肉荳蔻、枳殼、青皮、陳皮、三稜、蓬莪朮、檳榔、肉桂、白荳蔻、蓽澄茄、木香、半夏、胡蘿蔔子、甘草等中藥組成。

紫蘇葉具有發散風寒、行氣寬胸的作用;砂仁具有化濕行氣、溫中和胃的作用;肉荳蔻具有行氣溫中、燥濕化痰的作用;枳殼具有理氣消脹、行氣寬胸的作用;青皮具有理氣化痰、行氣寬胸的作用;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三稜具有行氣破結、消腫散結的作用;蓬莪朮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作用;檳榔具有行氣破結、消腫散結的作用;肉桂具有溫經散寒、行氣止痛的作用;白荳蔻具有行氣溫中、燥濕化痰的作用;蓽澄茄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作用;木香具有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的作用;半夏具有降逆止嘔、消痰化痰的作用;胡蘿蔔子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作用;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作用。

這些中藥合用,具有行氣消脹、燥濕化痰的作用,可有效緩解氣作蠱脹,但腹滿,而四肢頭面不腫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下腹脹氣胃腸脹氣

相同名稱方劑


消蠱湯, 出處:《直指》卷十七。 組成:紫蘇莖葉1分,縮砂1分,肉豆蔻(生)1分,枳殼(制)1分,青皮1分,陳皮1分,三棱1分,蓬朮1分,檳榔1分,辣桂1分,白豆蔻仁1分,蓽澄茄1分,木香1分,半夏(制)1分半,蘿蔔子(生)1分半,甘草(炙)1分半。 主治:氣作蠱脹,但腹滿,而四肢頭面不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