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谷丸

XIAO G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三十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腎經 22%
胃經 22%
肝經 11%
大腸經 11%
脾經
腎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谷丸」,主要成分為吳茱萸、大麥、神麴,主治功效為脾胃虛寒,肚子兩側脹滿,內臟功能不調。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其成分含有酵母菌、維生素 B 羣和蛋白水解酵素,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同時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等症狀。

在大麥,在中醫裡,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大麥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滯化食、清熱利尿、止渴生津、益氣補虛等作用。經常食用大麥,可以幫助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預防疾病。

總之,中藥方劑「消谷丸」由吳茱萸、大麥、神麴三味藥材組成,具有健脾胃、化解寒氣、止瀉止嘔、促進消化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腹脹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陳曲(炒)、木香、人參、乾薑(炮)、麝香(研)、甘草(炙,銼)、枳殼 (麩炒,去瓤)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黃米大。
每服20丸,溫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吳茱萸溫中散寒,大麥健脾和胃,神麴消食導滯。三味藥合用,共奏溫中健脾、消食導滯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消谷丸, 出處:《雞峰》卷三十。 組成:吳茱萸、大麥糵、神曲(炒)各等分。 主治:消谷進食。主治:脾胃虛冷,腹脅脹滿,臟腑不調。

消谷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組成:陳曲(炒)、木香、人參、乾薑(炮)、麝香(研)、甘草(炙,銼)、枳殼(麸炒,去瓤)各等分。 主治:小兒宿食不消,體熱多眠,嘔噦氣上。

消谷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 組成:肉豆蔻1枚(面裹煨),檳榔(尖者)1枚,神曲2兩(炒),青橘皮(去白)1兩,京三棱(炮,切)1兩,陳橘皮(去白)1兩,大麥糵(炒)1兩,木香半兩。 主治:脾胃氣弱,飲食多傷,胸膈痞悶,不思飲食。

消谷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 消谷丸(《魏氏家藏方》卷五。)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組成:烏梅肉1兩,川薑(炮、洗)1兩,神曲(炒)1兩,麥糵(炒)1兩,香附子(去毛)3兩,官桂(去粗皮,不見火)3兩,縮砂仁3兩,益智仁2兩,紫蘇葉2兩,茯苓2兩(去皮),甘草1兩半(炙)。主治:進飲食,除宿滯,破痰實;常服不損氣,益脾胃,散宿醒。 。 主治:進飲食,除宿滯,破痰實;常服不損氣,益脾胃,散宿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